
祖国历史简介中的望门投止典故对偶
关于祖国历史简介中的望门投止典故对偶
1、望门投止的寓意
望:观察。 投止:暂时居住。 逃难或出奔时,见有人家就去投宿,求得暂时避难之所。后泛指在仓猝情况下,无处可去,就向任何人家寻找暂时庇护的地方。
2、望门投止的故事
张俭逃亡途中,只要看见有民户的大门,便前去投靠,没有一户人家不收留他。这就是“望门投止”的由来。张俭为什么要逃亡?为什么家家都肯收留他?
张俭字元节,东汉山阳郡高平(今山东邹城西南)人。他是刘邦反秦功臣张耳的后裔,父亲官至江夏太守,有着显赫的家族背景和政治资历。年轻时被推举为茂才,被中央政府安排为州刺史属下的官员,但因认为当地刺史不具备做官品德和才能,他以有病为由拒绝就职。
延熹八年(165年),张俭任职山阳郡东部督邮,对侯览家的权势滥用大事聚敛强占民田残害百姓表示了坚决抗议,上书朝廷揭发侯览及其家的罪行请求治罪诛杀。但他的上书落入宦官手中,被侯览所恨,却没有退缩继续揭露其罪行,最终导致侯览母亲坟茔被铲平。
由于揭露了权贵腐败,与宦官及其他嫌疑人物结党图谋不轨遭到通缉,张俅带领24位同乡潜逃,在逃亡过程中,每看到一扇大门,就敲开而入,不论是贫富高低,都受到了人们敬重的接纳。在这段时间内,他所到的10余户人家的宗族几乎全部被杀戮。
最后,在外黄县李笃家的庇护下,张俅最终安全脱险。在他的一生中,他始终坚持正义,不畏权贵,以此赢得了天下人的敬仰与赞誉,并成为了“戊戌六君子”之一谭嗣同在狱中写下的著名诗句“望门投止思張俅”也证明了这一点。
3、名言借鉴
谚嗣同在狱中的豪迈诗篇《狱中题壁》便巧妙地引用了这种典故:“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里借用的是張俅勇往直前的精神,用古代典故表达自己的壮志未酬的情怀和无悔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