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历史人物大将魏延真的叛蜀了吗
魏延真的背叛了蜀国吗?蜀国名将魏延是三国史上颇具争议的人物之一。有人说他是蜀汉后期最为重要的大将,因“性矜高”而与“平日诸将素不同”;屡次北伐时,“延每随亮出,欲请兵万人,与亮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深为一生谨慎的诸葛亮所“制而不许”。建兴12(公元234)年秋,在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后,因与丞相府长史杨仪争夺蜀汉最高军事统帅权,被诬以叛蜀而遭杨仪部将马岱所追杀,为后人叹惜不止,深以为冤。下面我们将深入探讨魏延所谓的“叛蜀”之说。
有一种说法是“魏延之乱,始于诸葛”,张作耀的《刘备传》当中就说了,魏延的冤案完全是由诸葛亮是一手策划的。诸葛亮在临死的时候召开了最后一次高级军事会议,但是这一次军事会议上面有三点不正常。首先,参加的人员除了诸葛亮本人以外,还有长史杨仪、司马费,征西将军姜维,独独把魏延排除在外。这是很不正常的一件事情。魏延当时担任的是征西大将军,比姜维要高得多了,“征西大将军”、“南郑侯”、“假节”,这个“节”是皇帝赐给他的,可以先斩后奏。
第二件怪事情,诸葛亮这一次决定由杨仪担任蜀汉军队的总司令。但是有一个问题,杨仪做三军统帅,没有朝廷的任命,名不正言不顺。
第三个问题很奇怪,诸葛亮下令,我死后全军撤退,返回成都。他当场任命魏延为断后将军。但接下来他又下了一条奇怪的命令,说如果全军撤退以后,魏延不服从命令,不要管他。在这个问题上,诸葛亮已经把魏延看成是一个异己分子。 本文来自历史大全网
诸葛亮之所以要这么排挤、看不惯魏延可能有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我们知道诸葛亮用兵一生唯谨慎,但是魏延用兵同诸葛亮截然不同,魏延主张出奇取胜。基本思想不吻合,思路不一样。所以诸葛亮想,如果我死后把军事指挥权交给魏延的话,不是把我的东西全部给否定掉吗?对此,诸葛亮是不能容忍的。
第二个原因,我们可以看一看诸葛亮的《出师表》里面推荐的几个人,郭攸之、费、蒋琬、董允这些人,都是循规蹈矩、听领导话的人,“小绵羊式”的人物。用古代的标准来讲,这些人叫循吏,循规蹈矩的官吏,诸葛亮比较喜欢。魏延性格比较倔强,上海人叫犟头倔脑,现代词叫有个性。这样性格的人,诸葛亮是绝对不可能喜欢他的。
第三点,诸葛亮亲自指定了人,蒋琬、费、姜维。但是魏延的官职、功劳要比他们个得多,诸葛亮打击魏延,排挤魏延是为他的人扫除障碍,去掉绊脚石。所以这里面是有文章的。
“魏延之死”
在《三国演义》中,“魏延之死”也和诸葛亮有关。诸葛亮从初出茅庐一直到五丈原病死,这五十多回书当中,使用过无数的成功计策,但锦囊妙计只用过三次,第三次就用在了“魏延之死”上。罗贯中在这里还用了一首诗来赞叹诸葛亮:“诸葛先机识魏延,已知日后反西川。锦囊遗计人难料,却见成功在马前。”
但这又是《三国演义》的杜撰。真正杀死魏延的不是马岱,而是杨仪和王平。诸葛亮大军撤退以后,杨仪捏造罪名说魏延谋反,所以杨仪就派王平去对付魏延。王平这个人也很厉害,他使用了一个计谋,对魏延说,丞相尸骨未寒,你就,你居心何在啊?将士们一听,啊,魏延,我们还跟他干什么,唰,一下子,作鸟兽散了。这样一来,魏延真正变成了孤家寡人。在这种情况下,王平拍马上去,大刀一挥,把魏延斩于马下。
所以,“魏延之死”,杨仪是背后主谋,王平是阵前杀手。魏延的脑袋被割了下来,送到杨仪跟前,杨仪这个家伙太阴毒了,人死了还不放过,还要用脚去踩魏延的脑袋,说:“你这个混蛋,你还能再作恶吗?”接下来杨仪又下令,诛灭魏延九族,满门抄斩。魏延一代名将就落得这么一个可悲的下场。正如陈迩东所言:“魏延身为大将,一生征战,可谓有大功而无大罪啊,却遭大祸害,蒙大诬,是个天大的冤枉。” 本文来自历史大全网
为什么杨仪会对魏延如此痛恨呢?魏延生前和杨仪的关系简直糟透了,他们两个人真的可以讲水火不能相容,经常为了一点小事吵闹不休。魏延是个武将,也比较骄横跋扈,有的时候居然拿着一把小刀,在杨仪的面前晃来晃去。杨仪吓得涕泪交加,每天在提心吊胆、屈辱当中过日子。所以这样看来,所谓“魏延谋反事件”,实际上是一场内讧,窝里斗。但最终导致魏延的悲惨结局。魏延固然是背上了“反贼”的骂名,但杨仪的下场又如何呢?说来好笑,说魏延是“反贼”,其实,杨仪倒是一个反贼。当杨仪率领全军返回成都的时候,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杀了魏延,把军队带回来了,自以为应该替代诸葛亮,由他来做丞相。想不到,诸葛亮生前认为杨仪这个人气量太小,因此,出乎意料的,刘禅任命蒋琬为大将军,费做尚书令,他们两个人是一把手,二把手,而杨仪封了一个什么官?中军师,中军师是一个虚衔,没有任何实职的。杨仪大为恼怒,居然讲出这么一句话:“早知道如此,我不如当时率领全军投降司马懿。”完全是大逆不道之言。刘禅也不是吃素的,杨仪讲出这么大逆不道的话,于是马上下令准备处死杨仪,幸亏大臣求情,才放杨仪一马,削职为民,流放、充军。
可是杨仪还不识相,上书诽谤朝廷。这一下后主忍无可忍,将他打入天牢。这时,杨仪的精神也崩溃了,他也是一条血性的汉子,最后拔剑。所以杨仪最后的下场也是很可悲的。杨仪的死,虽然是他咎由自取,但也挺可惜的,等于又损失了一个人才。蜀汉国家比较小,人才资源又匮乏,诸葛亮没有协调好部下的关系,是造成这次事件的很大原因。史书上说,诸葛亮对两人的态度是“不忍有所偏废”。就是不偏不倚,各打五十大板,处于中立的态度,所谓和稀泥。但归根到底诸葛亮还是倾向于杨仪的,最好的证明就是诸葛亮死的时候,把全军的统帅大权不是交给魏延,而是交给杨仪。当然,三国时期,包括曹操、孙权、刘备,也有很多用人不当的事情,所以在这一点上,我们也不要过于地去谴责诸葛亮,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诸葛亮也是人,圣人也会犯错误。
魏延的军事才能
前面说过,魏延和诸葛亮的军事思想有着严重的分歧,他们分歧的具体体现,莫过于“子午谷奇谋”了。北伐之前,诸葛亮在汉中召开了一次军事会议,讨论进兵的方向。从当时的情况来看,诸葛亮的北伐大军大致可以从两个方向进兵,一个方向是从汉中出发,直接攻打关中的长安。汉中和长安当中隔着一座山,就是秦岭。从汉中翻越秦岭,可以夺取长安。从汉中跨越秦岭,有三条山谷,东边一条是子午谷,子午谷最险,道路有660里,子午谷的谷口在长安城之南,虽然子午谷山路崎岖,形势最险,但可以出其不意,一旦走出谷口,军队就可以突然出现在长安城的南门。中间一条山谷叫傥骆谷,谷长420里,直接通往关中的武功,对长安的威胁也很大。西边的一条山谷叫褒斜谷,有470里山谷,如果蜀汉的军队攻出褒斜谷,就可以切断曹魏从关中通往凉州的道路。这三条山谷都是从汉中出发攻打长安的方向。另外一个方向,就是从汉中出发,往西打,攻打祁山,甘肃的陇右地区,这条路地势比较宽敞平坦,安全系数比较高。
在这一次军事会议上面,魏延提出了一个非常有远见的战略规划,带领一万军队,从子午谷进兵,就可以直接抵达曹魏的首都长安,打它一个措手不及。当然曹魏马上就会做出反扑,把东方的军队调过来,而魏延的设想是由诸葛亮率领十万大军从褒斜谷进兵,两路大军同时把长安以西全部占领。即使曹魏的军队反扑过来,诸葛亮和魏延也可以同曹魏决战。因为两支军队一会合,主力全到了。 历史
魏延这个计谋确实是一条妙计,但诸葛亮否定了这个决议,而且是全盘否定。诸葛亮说,魏延这个计谋太冒险。因为子午谷道路狭窄,危险性太大,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一旦有伏兵,蜀军就是全军覆没。然而,魏延镇守汉中多年,其实他对汉中一带的地理形势非常熟悉,可能魏延对子午谷这条山路的情况,实地进行过勘察,因此,魏延说子午谷可以进兵绝对是有把握的。他料定子午谷没有魏军的埋伏,而且还有史料证明,《三国志·诸葛亮传》、《魏略》里面有一条非常清楚的史料,说当时的魏国根本没有想到诸葛亮会北伐,所以诸葛亮大军出动的时候,魏国朝野上下一片惊慌,不知所措。
对于魏延的这个“飞兵之计”是否能够改变北伐失败的历史这个问题,史学界仍有争议,但魏延之计的确是奇兵之计。诸葛亮用兵,最大的毛病是过于谨慎,要求稳扎稳打,他以为稳扎稳打就可以稳操胜券,事实上,从古今中外的战争例子来看,打仗确实要冒一点险。就拿三国时期的例子来讲,“邓艾偷渡阴平”的“偷渡阴平”之计,就比魏延要冒险一百倍,沿途都是高山峻岭,荒无人烟。到最后邓艾的军队攀登到了悬崖峭壁,没有办法下山了,于是就想到用毛毯裹住自己的身体,从悬崖峭壁陡坡上面滚下去,神兵天将般地出现在了成都平原上。蜀国做梦也没有想到,邓艾会从阴平偷渡过来,一下子就被打懵了。在这种情况下,刘阿斗束手无策,只能乖乖地献城投降。总之,邓艾比魏延幸运,同样是这种奇谋,邓艾一试即成,魏延却没这个机会。
现在有很多人对魏延的军事才能评价很高,甚至拿魏延和关羽相比,觉得这两个人都属于优点和缺点同样突出的人。其实,魏延的确是一个军事奇才,但是没有充分发挥他的才能。从某种意思上来讲,魏延同韩信比较相似:军事上是一流的奇才,但是在上很不成熟,很幼稚。所以说,一个人有多大的优点就有多大的缺点,永远都是并存的。但《三国演义》对后世的影响实在太大了,魏延经过《三国演义》这一渲染,永世不得翻身,就是一个“反贼”了。诸葛亮比魏延就幸运多了,他的形象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