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

曹氏垂帘听政一年的中国古代皇后

曹后一生,经历了北宋两次变法。尽管身为女子,她的角色受到限制,但在士大夫争斗朝廷时,她却致力于保全双方精锐,为子孙留下声名卓著的人才。她的远见让后世难以忽视她对国家长远发展的贡献。

宋仁宗有三个皇后:第一个郭皇后是“包办婚姻”,垂帘听政太后的死去,他就找理由废去了皇后;第三个是深受宠爱的张贵妃,不幸早亡,仁宗思念之下追封为后。而真正陪伴他大半帝王生涯的是第二任皇后曹氏。

在北宋,许多皇后和妃子系出平民,有些娘家,对皇后的命运未必就是好事。外戚干政,是所有帝王都小心提防的。曹皇后是北宋开国名将曹彬孙女,饱读史书,不愿重演历代皇家悲剧。大多数时候,她温柔简朴,最喜欢活动是带宫女妃嫔,在宫里种庄稼、养蚕。她终其一生,不单独与娘家人见面,即使亲弟弟曹佾也不例外。

册封当天,她叔叔曹琮上奏辞谢恩赏:“我既然成了你的亲属,就不应该再受恩典。”另一个亲戚曹仪也自请辞去军职。在朝廷中,曹家没有一人能夺过先机;在宫中,没有争过一次宠。

1048年正月十八日,当侍卫叛乱闯入宫中杀人时,让仁宗有些紧张,而深宫中的曹皇则头脑清醒,将门之女展现出非凡胆识,让仁宗佩服。此事件之后不久,在闰正月十五日,仁宗想再张灯重温元宵气氛,但因到处铺张浪费及百姓闲话,便由她劝阻取消计划。这段生活故事被传给孙子宋神宗时,她回忆说:“我以前听到了民间疾苦,一定会告诉他;他常常颁发赦令。”

轰轰烈烈的范仲淹“庆历新政”开始了,而她提出了一些反对意见。但总体上保持旁观者的清醒。大变法带来动荡和旧党激烈论争,这一切都看在眼里成为日后的经验之源。

1063年,仁宗去世,其死讯被保守到第二天天亮,然后公布英宗即位消息。当英宗精神失常登基,他神智不清地呼号奔走不能成礼,便向韩琦建议垂帘听政,以主持大局。她从此担起责任,一年之后朝政井然两朝交接平稳渡过。英宗四年病逝,但他的确立为年轻锐进的宋神松铺好道路。他渴望创造盛世强国,有抱负想要改革重新启用当年的王安石。但这次改革更激进得不到老臣支持陷于孤独。

为了缓和局面,他们不得不另选新人。但这些新人,或钻空子或爬仕途。改革变成了怪胎——群臣百姓都反对。一言堂容不得不同声音。她最担心的是这一言堂政策上的劝说宣告无效转而致力于人事问题维系朝政平衡。不至于出现向改革派一边倒的情形。

1079年,“乌台诗案”爆发苏轼获罪冬天弥留之际把宋神召到病榻前:“当初科举考试得到苏轼、苏辙等高兴地说‘替你觅得两个宰相’现在入狱怎知不是仇中伤?”苏轼得以保全。在同期,对已成众矢之中的王安石,也叮嘱神松:“王安石有才可惜仇多,你若爱惜人才,可暂离京外任。”语毕病逝开封六年後哲宗即位祖母高太尉垂帘听政全面否定王安石变法,大臣一律贬黜後來哲童親理變法又全面恢复但北宋没有第二个曹也有没有第二个王。一来二去北宋朝廷上再也没听到不同的政治意见,只有不断加深党争和不断修正“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