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

乾隆皇帝下关东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在历史的长河中,乾隆皇帝下关东的故事被载入传说之中。清朝初年,乾隆帝王出京下关东,这一段旅程充满了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景观。

当时,乾隆帝王带着一批随从来到了西围地界,在那里他创立了一片名为夕围的猎场,与野兽搏斗,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完成这次围猎后,他继续向东行进,最终来到辉发城。在这里,他遇到了一个五十岁左右、熟悉山林、能引导人走南闯北的大汉马发。这位罗开道成天在山里狩猎,对各地情形和道路了如指掌。无论是哪个方向,他们都依靠罗开道前行。

时间久了,人们开始称呼他“罗开道”。每当他们前进时,罗开道都会先鸣锣,然后引路,并介绍沿途的地理环境和民俗文化。当他们抵达辉发城附近的一座双峰时,乾隆帝王欣赏它们犹如横卧在地的两只老虎,从此这两座山就被称作“东横虎山”、“西横虎山”。

接着,他们又来到水曲柳川西边的一个庙宇,那里的老道士烧水给他们沏茶。由于这个地方名字太绕口,所以乾隆帝王建议改名为“茶尖岭”,并且这一名称自此流传至今。

接下来,他们前往抱马川,一路上经过马鞍山,这座山像骑士穿越沙漠时所用的马鞍,因此得名“马鞍山”。在抱马川地区,由于地方上的野草能够剥取麻丝,用以缝补皇帝破损的靴子,而这些大臣们就用这种麻绳将靴子缠起来。当问及该地名时,大臣们提出了一个名字——“剥麻川”,最终也成了这个地方的常见称呼。

之后,他们又抵达康大蜡(桦甸界内),那里居民使用松树明子作为照明工具,这种灯火之所以叫做康大蜡,也因此得名。此外,还有金沙河,它原本叫鸡杀河,但由于那天正好是鸡杀红血,便更改为金沙河,以纪念这一奇特事件。

最后,他们来到欢畅岭,那里的景色令人赞叹,不仅青翠欲滴,而且四周环视,如同乐趣盈盈的一番风光,因此得名欢畅岭。在那里,一些官员担心皇帝会涉足不适合他的场合,因而避免让他进入某些地方。而回京前,乾隆皇帝感激罗开道对自己提供过多年的服务,并决定封建辉发城的一座高峰给他作为谢礼。但是在奸臣诬陷下,被误认为谋反而遭到了处决,只因为想要挖掘那两口埋藏在高峰下的金锅以备退休生活用钱。不过事后,当事人意识到错误,便恢复了罗开道原有的尊严,并修建了一座庙宇,以祭祀他的贡献,使整个地区都对他的功绩怀念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