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

中国贴门神的传统及来历太残忍了人物背后的故事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茶、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这两位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茶、郁垒。

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在自家门口放,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茶、郁垒的名字,将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

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大门上贴上的这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何都会望而生畏。在民间,大门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所以,我国的人物永远都怒目圆睁,有手拿各种传统武器准备战斗。

春节,是中华民族“百节之首”。庆祝春节的一大习俗就是帖春联和贴门神。在我国历史文明中,这些习俗很多,并至今仍然保存最广地存在于农村中尤其是家庭生活中。大约可能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可以从史籍中证实的事实。此外,由于《王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我们知道春联最初是一种名为“桃符”的形式。

现在,你们看到了吗?这背后的故事竟然如此残忍,但正因为如此,它才成为了我们这一地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不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每到新年的前夕,无数家庭都会张挂起崭新的春联与装饰性的对联——这些都是我们共同回忆和期待美好未来的一部分。但这个过程,又充满了那么多隐藏着的情感和意象,而这些情感与意象又以一种独特而深邃的情感艺术形式展现出来,那就是我们的传统诗词文学,以及其中特别重要的一环——对联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