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申子历史长河中的智慧巨龙前385年至前337年
申子:战国时期智慧的巨龙,前385年至前337年
申不害原是郑国京邑(今郑州荥阳东南京襄城)人,曾为郑国小吏,公元前375年(韩哀侯二年),韩国灭掉郑国,他遂成为韩人,并做了韩国的低级官员。
生平简介
申不害(前385年-前337年),亦称申子,是战国时期法家重要创始人物之一、思想家的代表。他以“术”著称,其著作《申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的代表人物。
在被征用到韩国内后,他在韓昭侯重用的情况下担任丞相。在他的主持下,“内修政教,外应诸侯”,帮助韩昭侯推行“法”治、“术”治,使得韩国君主得到加强,国内政局得到稳定。贵族特权受到限制,百姓生活渐趋富裕,这段时间便使得韩国家力大增,无一能侵犯他。这十五年的时间里,便使得他成了历史上的一个显赫的人物。
公元前337年,申不害卒于韩都。
主要作品
申不害的著作《申子》原来有两篇,《汉书艺文志》中说是六篇。清朝时,由马氏辑佚书所收集的《玉函山房辑佚书》中,有了关于《申子的辑本,但并非完整版现存版本。目前可见的是由群书治要第三十六卷引用的《大体篇》,以及一些散失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