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驱动下的科研梦想株洲市教育科研网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罗安
在一个充满活力的实验室里,中国工程院院士罗安正与他的团队紧密协作,推进着一项又一项前沿科技项目。作为电力电子变换与控制领域的专家,他的研究成果不仅提升了产业效率,也为国家经济发展贡献了宝贵力量。
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这是罗安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他回忆起年轻时在冶炼厂工作时遇到的自动控制问题,以及自己和团队如何攻克这一难题:“我们深入企业现场,直面真问题,最终通过技术攻关解决了实际困扰,大幅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课题来源于生产一线,我们应该直面真问题、解决真问题。”罗安强调道。在他看来,科学研究不应脱离实际需求,而应以实践为导向,为国家和社会带来真正的价值。例如,他提出的混合型有源滤波装置,不仅降低成本,还有效地解决了谐波超标的问题,在国内外都取得了一定的影响。
作为电能高效高质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罗安介绍说,他们目前正在进行多个原创性工作,其中包括电磁高效高质转化技术、电热高效高转化、高频电热、高功率数字功率放大器、大功率电声转化装备等。这些建设将极大地推动钢材纯度提高、非金属材料生产技术革新以及智能数字电网建设。
对于青年科技工作者来说,“精气神”至关重要。他们需要有一种爱国情怀,一种为国家干一番事业的心理准备。此外,还需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宽广的知识面,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人才的大工程观也是关键,即能够分解大项目成小块,有团队协作精神组织集体攻关,以多学科交叉形式解决疑难技术难题。
随着我国加速科技创新步伐,罗安认为科技工作者逐步培养起团队科研能力尤为重要。“现在的科学研究不是那么简单了”,他说,“很多问题不是靠单一学科能够解决的,都需要多学科交叉来共同攻克。”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实现技术创新与突破,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支持。
总之,无论是在实验室还是在工业现场,当代科学家的梦想就是要用自己的智慧去改变现状,用自己的努力去服务社会,用自己的作品去报效祖国。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次成功都是对挑战的一次胜利,每一次失败都是学习的一次机会。而对于像罗安这样的人来说,那些汗水浇灌出来的小小成绩,是最珍贵也最值得骄傲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