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

隋文帝与东晋书法家社会中的一个忌讳字

我要告诉你一个秘密,朋友:杨坚,小小年纪便当上了大官,比起他当师长时的岁数还要早熟。这不仅仅是因为他的职位高,他的聪明才智和卓越智慧自幼就表现出来。你别觉得他幸运,去看看他一步步走过的路。杨坚心想,他父亲一生只做到“公”——随国公,上面还有“王”和“皇”,这让他心里不甘愿。他为了夺取北周政权,先为自己铺平了道路。在太子选妃的大好机会里,他策划了一场联姻,将女儿嫁入宫中做太子的妻子,这样杨坚顺理成章地成为未来掌门人的岳父。

那我们再看看他如何坐上那个位置吧。宣帝本性放纵,不在乎事业,只想享受太上皇的生活,所以早早立了一个小人静帝,让杨坚管理宫中的大小事务。不久宣帝就去世了。见到这个机会,杨坚找到人帮静帝写禅让书,再由朝中大臣恭敬地送给他。他为了避免被人指责,还装作推辞,看起来像真的一样。但没办法,静帝孤立无援,只好再次下令禅让给杨坚,这才被迫接受。

有人该说了,有什么可犹豫的?其实这就是他的命运决定一切,无需多言。那为什么会犹豫呢?因为“随”的左边有耳朵右边有有,“有”加耳朵就是头啊,每个人都喜欢当首领何况这个“随”曾带来福祉,就是世袭爵位,那真是难以寻觅。但又转念一想,“走之”的寓意不好。他刚刚稳固的地位,又怎能轻易失去呢?现在自己掌权,以后子孙也要继承下去,该怎么办呢?经过深思熟虑,最终决定既然字义不好,就把“走之儿”删掉,不就万事如意了吗?于是,“随”变成了“隋”。如果一个字真的能改变一个人乃至家族命运,那么隋朝也不会毁于隋炀帝的手下。关键看你选择的是正道还是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