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朝末期两大权臣胡沙虎与高琪的故事在中国历史地图集中有着深刻的社会反映
胡沙虎,曾是太子护卫、太子仆丞等职位,后因傲然不奉职被降为肇州防御使,但其官运甚好屡次封官晋爵。他性情暴戾,骄横跋扈,而且贪婪无度。在军中为官时,将士们多有微词。但胡沙虎却是朝廷倚重的权臣,也是一名骁勇善战的将官,他曾多次率军与宋作战皆凯旋。
卫绍王继位后,由于蒙古崛起对金境频繁骚扰和侵犯,胡沙虎被委以重任领兵5000驻扎在中都城北,以防边患。然而,他却不问军事整天饮酒作乐,并伺机勾结提控宿直将军蒲察六斤、武卫军钤辖乌古论奋剌等谋反。八月二十五日,他兵分三路向都城进发,并成功入宫自立为监国都元帅,将宫中的宿卫换成了自己的党羽,并召都转运使孙椿年取出银币犒赏部下。当晚,拥兵逼迫卫绍王移居卫邸,最终诱杀左丞相完颜纲。不久,又诬陷并杀害了卫绍王。
胡沙虎想立自己为帝,但担心其他人不服,因此他支持翼王完颜珣即位,是为宣宗。宣宗继位后,对胡沙虎有功,加封其为太师、尚书令、都元帅等显赫职务,并封泽王,其弟也被封官。此时,大权在握的胡沙虎以功臣自居,上朝时皇上赐座他毫不推辞。
随着蒙古压境,右监军术虎高琪与蒙古交战屡败,不满于胡沙虎专擅而起密谋倒戈。密谋成功后,高琪率军攻入中都包围了胡沙户宅邸,随后的混战中,被刺伤逃跑,最终被捕乱刀砍死。
高琪得势后,与另一重臣高汝砺合作,一方面掌握政务,一方面控制兵权,他们互相唱和,每个插手一方,对依附者予以任用,对忤逆者则明褒实贬千方百计置之死地。此举引起了许多正直之臣痛恨。
游茂密奏说高琪威权过重,而游茂本人也遭到了免职并杖打一百差点送命事件之后,更有人上书指责高琪嫉贤妒能结党营私玩弄权术,无恶不作。而此时金国内部矛盾激化,不仅宫廷斗争不断,还频仍着权势重臣之间相互残杀,这些都是金国内部政局混乱的一面,同时也是当时社会风气腐朽的一种体现。这一切,都预示着金国未来的灭亡。在这样的背景下,无疑会加速这场悲剧最终到来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