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

2021年中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揭秘鸿雁传书的古典智慧

鸿雁传书的典故:在古代,人们常用“鸿雁”比喻书信和邮递员。这个比喻源远流长,背后隐藏着许多故事和诗词。

鸿雁在诗中

古人以鸿雁来形容思乡之情,如隋朝薛道衡的《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这里早已有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飞去,自己还未能回家。欧阳修也曾写下:“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这些诗句都表达了对亲人的深切思念。还有唐代赵嘏的《长安秋望》:“残星数点雾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宋代戴复古的《月夜舟中》:“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这些作品中的鸿雁,都象征着书信穿越千里之遥地传递情感。

信鸽与历史

2500年前,我们祖先就开始驯养信鸽。在西夏与北宋之间的战争中,这种通信方式被用于军事通讯。而南宋初期,大将曲端利用信鸽召集军队。在汉朝时,有记载汉高祖刘邦就是靠信鸟逃脱楚霸王项羽围困。当时出使西域的大使张骞、班超,也使用这种方法与中央政府沟通消息。

两段成语典故

第一则是关于苏武的事迹,他被流放到匈奴边境,而他的同僚常惠却设法让他通过一个叫做“绑于足上的书简”的奇特方式回到汉朝。这件事情之后,“绑于足上的书简”便成了“鸡肋子”,而“苏武牧羊”的故事则被称作“画皮”。第二则是关于唐朝的时候,一位名为薛平贵的人因为战役去了外地,而他的妻子王宝钏为了保持夫妻团圆,便撕下自己的裙子,用血来写了一封情书给丈夫,并且命运般地选择了最不容易找到笔墨的地方——她的指尖。这段爱情故事至今仍然激动人心,是中国文化中的经典佳话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