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茕茕孑立的历史长河中初中历史考古战场上的真题之谜重现经典
茕茕孑立成语解析:茕茕:孤独的样子;孑:孤单;形:指身体;吊:慰问。孤身一人,自己的身影与自己相互慰问,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
出处晋·李密《陈情表》:“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唐·柳宗元寄许京兆孟容书:「茕茕孑立,未有子息,荒隅中少士人女子,无与为婚。」
发音qióng qióng jiélì。
成语故事:
在晋武帝司马炎统一中国后,他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了多种措施,其中包括广揽贤能和以孝治天下。在这一过程中,一位名叫李密的人引起了司马炎的重视。他是西蜀时期尚书郎,但他对故国怀念,不愿意离开故土,即使面临极大的压力也坚持己见。
最终,在深刻考虑后,他写了一篇《陈情表》,向司马炎倾诉自己的苦衷。他提到自己早年丧父,由祖母抚养长大,没有祖母,他今天的地位和幸福都将不复存在。而现在祖母已经九十六岁,又卧病在床,如果他先去做官,那么如何照顾老母亲?因此恳请司馬炎理解他的困境,让他先尽孝再尽忠。
最后,这份感人的请求深深打动了司马炎的心,使得他无法怪罪于李密,并且为了笼络人心,还派遣仆人帮助照料李密的祖母,并表示可以等到她去世后再让李密出仕。这段经历通过“以孝治天下”这一伦理总纲,为人们树立了一颗关爱家庭、敬老爱幼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