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朝代顺序问鼎中原的典故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中国曾经沧桑变迁,诞生了许多强盛的朝代,每一位君主都梦想着成为“问鼎中原”的英雄。九鼎之说源远流长,是古代国家权力的象征之一。
传说夏禹铸造九鼎,代表九州,作为国家权力的象征。夏、商、周三代以九鼎为传国重器,为得天下者所据有。九州乃豫州、翼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雍州、幽州;九鼎乃冀鼎(兖)、兖鼎(青)、青鼎(徐)、徐鼎(扬)、扬鼎(荆)、荆鼎(豫)、豫南鸾觚、大盂钟。
【问鼎中原出处】出自《左传》,春秋时楚庄王北伐,并向周天子的使者询问九鼎的重量,大有夺取周朝天下之势。在公元前606年,楚庄王熊旅借伐陆浑之戌(今河南嵩县东北)之机,把楚国大军开至东周 的首府洛阳南郊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当即位不久的周定王忐忑不安,他派善于应对的王孙满去慰劳。在此情景下,楚庄王见了王孙满,便劈头就问道:“周天子的钧有多大?有多重?”言外之意,要与周天子比权量力。
然而,当时的情况并非简单的一场虚拟较量,而是涉及到整个国家的大局和各方势力之间的博弈关系。面对这样的情况,善辩如流的人物如王孙满,不仅避开了直接回答,更是在谈论过程中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立场和态度。他首先委婉地说:“一个国家兴亡,在德义而非轻重。”接着,再次提出了关于铸造和传承九龙的问题,最终以“宝钧虽小,其德足以动邦邦”来回应这份疑惑。这番话既不失礼貌,又坚守了自己的立场,让人难以攻破他的防线。
【问鼎中原典故】从夏朝经历470年的统治到桀无道被汤推翻建立商朝,再到纣暴虐被姬发推翻建立周朝,可以看出每一次更替都是由民心所转移。而后来的楚庄王,也试图通过夺取 九锡 而达到其政治目的,但最终因无法解决问题而失败,从此以后,“問錦”成了企图夺取政权的一个典故,用来形容那些企图通过手段或策略争取更多权利或资源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