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

历史趣味题目及答案大全茕茕孑立的古典故事探秘

茕茕孑立:孤独的影子,形影相随;孑立:孤单一人,无依无靠。形容一个人在世界上非常孤单,没有亲人或朋友相伴。

出处:

晋代文学家李密在他的《陈情表》中用了这个成语:“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这句话表达了他当时的孤独和绝望。

唐代诗人柳宗元也曾用过这个成语,他在一封给友人的信中写道:“茕茕孑立,未有子息,荒隅中少士人女子,无与为婚。”这里的“茕茕孑立”描绘了一幅极其悲凉的情景,那是没有家庭,没有亲人的一个年轻男子,在偏远的地方独自生活。

发音:qióng qióng jiélì

历史故事: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名叫李密的人,他是一个有才华但又非常谦逊的人。在公元280年,当时的晋武帝司马炎统一了中国之后,他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并且笼络人才,就下令招募各地的一些重要人物,让他们来到朝廷工作。但是李密不同意,因为他对故乡怀念不已,而且担心自己如果去朝廷,也会丢掉自己的尊严。

最终,李密写了一篇著名的《陈情表》,向司马炎解释了他的苦衷。他说自己从小就失去了父母,由祖母抚养长大,而现在祖母已经老迈需要照顾。如果他离开祖母去做官,那么祖母将会怎样度过晚年?所以,他请求司马炎先让他尽孝于父母,再来尽忠于国家。司马炎看后深感动容而准许他的请求,并派人照料他的祖母直至她去世。此事传颂千古,被人们视为一种高尚的情操和孝道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