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由中国历史上的著名谋士在自然之美中寻觅智慧
从余:中国历史上的一位著名谋士,在自然的景色中寻求智慧。他的祖先是周携王的子孙,因为周携王被晋文侯所杀,于是他逃到了西戎。
在公元前626年,由于余受到了戎王的命令,他前往秦国作为使者。在那里,他赢得了秦穆公的赏识,被任命为宰相。他帮助秦穆公制定策略,并且帮助秦国攻伐西戎,一举攻灭了十二个戎国,使秦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并撰写了兵法六篇。由此,他的子孙将他的名字作为姓氏,从而形成了由姓和余姓。
史书记载,曾有一段这样的对话发生在他与秦穆公之间:“当时,缪公闲暇无事,便问由余说:‘古代那些明智的大帝和圣人,他们得到国家又失去国家,又是如何呢?’ 由余回答说:‘据我听来的消息,大多数情况下,是因为他们过度奢侈导致失去,而不是因为俭朴才获得。’ 缪公好奇地追问道:‘愿闻其详细情况。’ 由余继续解释说:‘我听闻尧时代天下太平的时候,只有土簋做饭,用土鉼吃饭,那时候的地理范围南到交趾,北到幽都,东西边界则是日出日落的地方,没有不臣服的人。但当尧让天下给舜的时候,他们仍然用木头做器皿,用铁铸成刀剑,但还要涂漆以至于黑黯黯,看起来就像器皿一样。而那些不服从他们统治的地方竟然有十三个。这说明即便如此,也还是无法完全控制所有地方。当舜把天下传给禹后,让他进行祭祀用的器皿制作时,就更为奢华了,把外面漆了一层,还画上了红色的图案,用锦绣布铺设床褥,有彩色的碗勺,还加上各种装饰物品,这些都很奢侈,但也只有三十多个地方没有臣服于他们。在夏朝末期、商朝、周朝开始之后,他们制作大型器具,而且建立起九等级,每一等级都雕刻精美,再加上食器也有雕刻和镂空设计,而四壁四帷内外都是雕文,这一切都显得非常奢华,但这也只是导致五十多个地方反抗而已。君主您喜欢这些艺术品,但是如果你自己的国家变得更加繁复,那么就会更加容易受到攻击,所以我们应该坚持简单,不这样做才能保持稳定。”
随后,由于深受感动,缪公召来内史廖,对他说:“我听说邻近国家里有一个神通广大的谋士,他对我们的威胁很大,现在这个叫由子的谋士也是这样,我怎么办呢?” 内史廖回答道:“虽然那里的环境遥远,我们还没听到中国的声音,您可以送一些美女乐队过去,以此来迷惑他的政务;或者请那个叫由子的男子留下来,以此来分散彼此间的情谊;再次派遣使者却又回来了,让对方感到困惑。如果您的君臣关系出现裂痕,那么你们就可以轻易地拿走他们。”
于是缪公决定采纳这个计策,与由子共享席位进餐,并询问关于地形和军事力量的问题,然后才决定通过女乐二八人的礼物来试探并离间两方关系。当时,由子接受了这些礼物,却被深深吸引,最终一年也不归,即使回到家中的马牛羊只剩半死。此后,由子几次劝告但未被倾听,因此离开去了另一个国家——进入了秦国。在那里,由子最终成了宰相,为秦穆公提供战略建议,最终帮助攻破十二个戎国,使得 Qin 成为了春秋五霸之一,同时创作了一系列兵法六篇。
由于这段故事中提到的“简朴”、“淫于乐”以及“离质朴”的概念,它们表达了一种生活方式上的反思,即一种简单而非奢靡之风能够带来的长久与稳固。而这一思想正是刘向《说苑·卷二十·反质》中提到的,当其中描述如何通过简约达到政治上的成功:
“尧有天下,其食皆粱;舜继之,其食皆糟;禹继之,其食皆稗;汤始作酒,则饮酒矣。”(这是指尧时代人们吃的是粱米,即高粱根,可以煮熟食用;舜时代则改为糟米,即发酵后的旧米,可以直接喝汁或蒸煮着吃;禹时代则改为稗草,可用于食品添加剂,如泡菜或醃肉类等,而商汤初次使用酒水,这样人们就开始饮酒了)
这段历史显示出,无论是在政治还是文化方面,都存在着一种不断追求更多、更好的欲望,以及这种欲望如何逐渐演变成权力的争夺,最终导致社会秩序崩溃。这是一个关于人类行为及其背后的哲学思考的一个例证,其中包含着对于生活节制、权力运用以及个人选择影响社会结果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