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夏朝的天文与历法

夏代先民在生产实践中还积累了许多天文知识,《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故夏书曰:‘辰不集于房,瞽奏鼓,啬夫驰,庶人走’”,记录了当时发生于房宿位置上的一次日食时的情景。

天文

夏代先民在生产实践中还积累了许多天文知识,《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故夏书曰:‘辰不集于房,瞽奏鼓,啬夫驰,庶人走’”,记录了当时发生于房宿位置上的一次日食时的情景。由于人们不了解日食的原因,所以日食时人们击鼓奔走。这是见于记载的世界上最早的日食记录。另外,《竹书纪年》中记有“夏帝十五年,夜中星陨如雨”的内容。这是世界上关于流星雨的最早的记录。

我国现存最早的、具有丰富的物候知识的农书是《夏小正》。它虽然不是夏代人所写,但书中包含许多夏王朝时期积累的天象和物候方面的科学知识。例如,书中记载:“五月,时有养日;十月,时有养夜”。所谓时有养日和时有养夜,已包含有夏至、冬至的含意。书中还将物候与气象、天象、农事活动等方面按月记载下来。以正月为例:这时的天气“时有俊风,寒日涤冻涂”(和风徐徐吹来,寒意消退,冻土消融);“鞠则见,初昏参中,斗柄悬在下”(天空中可看到鞠星,黄昏时参星在南,北斗七星的斗柄朝下);“启蛰,雁北乡,雉震峋;鱼陟负冰;囿有见韭;田鼠出;獭祭鱼;鹰则为鸠,柳稊,梅杏杝桃则华;缇缟;鸡桴粥”(冬眠的动物苏醒,大雁北归,野鸡鸣叫求偶,水温上升,鱼在薄冰下浮游,园圃中韭菜长出嫩叶,田鼠出来活动,水獭捕捉鱼类;鹰去鸠来,柳树长出花序,梅杏山桃开花,莎草结实,鸡开始产卵);这时“农纬厥来;农率均田,采芸”(修理农具,整理田界,为土田的耕作分配劳力,采摘祭祀用的芸菜)。书中对物候的观察十分仔细,并与气候、天象及农事活动联系起来,反映了夏王朝时期人们在这些方面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科学知识。这些知识对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是很有意义的。(史仲文胡晓琳《中国全史百卷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历法

夏王朝时期的农业较前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人们从农业生产的实践中,对一年内的季节变化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因为粮豆菜蔬的播种与收获都与日照的长短和寒暑的季节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什么时候播种最合时宜,什么时候收获农作物最合适,哪些先种、哪些后种最为合理,人们在这方面积累的经验与知识也更丰富了。人们把春华秋实的变化与寒暑往来的季节变化联系了起来。以后人们又把昼夜的更替、季节的变化与日影的长短变化联系起来。他们发现立木在阳光照射下,它的影子的长短变化是有规律的。以后又发现不同季节内影子的变化也是有规律的。一旦这种变化的规律被人们所认识,日、月、年和季节的概念就逐渐出现了。这种方法叫做立杆测影法。

昼夜的变化与更替使人们产生了“日”的概念;“月”的概念来自月亮的出没与圆缺的变化;“年”的概念则是从暑往寒来的规律性变化中总结出来的。所谓历法,就是计量年、月、日的方法。用天象变化来计量时间并为农牧业生产服务,这是历法产生的历史。夏代可能已用立杆测影法来计量时间,因而夏王朝时已有了明确的日、月、年的概念。它把 1 年分为 12 个月,以冬至后两个月的孟春之月作为 1 年的开始。同时还出现了六十甲子(干支)记日法,即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组成的天干、地支用于计算年、月、日。它们组成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等 60 个组,用它记日,60 天为一循环。这 60 天计为两个月。夏代后期的几个王——胤甲(厪)、孔甲、履癸(桀)都用甲、癸等天干为名。(史仲文胡晓琳《中国全史百卷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