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南昌起义简介
八一南昌起义简介:1927年周恩来领导的武装起义
八一南昌起义,常简称南昌起义或者八一起义,称南昌、南昌兵变,它指的是1927年8月1日,中国江西南昌,由势力的军队针对中国的分共政策而发起的武装反抗事件。由周恩来、谭平山、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士和贺龙领导——贺龙在事件后加入,当中还有第20军的苏联军事顾问库马宁。南昌起义是土地战争时期,联合左派,打响了武装反抗派的第一枪,揭开了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军队的序幕。
1927年4月12日和7月15日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在南京和武汉发动“清共”后,中央在汉口召开了临时局会议,决定利用党掌握和影响下的国民军在南昌举行起义,并指派周恩来为起义领导机关前敌委员会。
预定参加起义的部队有: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的二十军、十一军二十四师和十师一部、四军二十五师两个团,第五方面军的三军军官教育团一部和南昌市武装,共两万余人。7月27日,周恩来在南昌召开了有朱德、刘伯承、恽代英、彭湃、叶挺、聂荣臻以及江西负责人参加的重要会议,成立了以刘伯承为参谋团长,周恩来、叶挺、贺龙为委员的参谋团,下设起义军总指挥部,由贺龙任总指挥,叶挺任前敌总指挥。起义原定7月30日夜发动,后因张国焘的阻挠而延期。
8月1日凌晨2时,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指挥各路起义军向驻守南昌的军队发动进攻,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激战,歼敌3000余人,缴获5000余支,100万余发,大炮数门,占领了南昌城。当天上午,在南昌举行了中央委员、各省区特别市和海外各党部代表联席会议,通过了《中央委员宣言》,成立了由宋庆龄、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25人组成的中国委员会,通过了《八一起义宣言》等文件,提出了“帝国主义”、“新旧军阀”、“实行耕者有其田”等口号和政纲。同时对起义部队进行了整编,仍沿用国民军第二方面军番号,以贺龙兼代总指挥。旋因敌以重兵进攻南昌,前委决议根据中央的预定计划,起义部队于8月3日至6日先后撤离南昌,挥师南下,取道临川、宜黄、广昌,直奔广东潮汕地区。这样做的目的,是准备同富有传统的广东东江地区农民起义军汇合,发动土地,进军广州,恢复广东根据地,并夺取出海口,取得国际的援助,重新举行北伐。起义部队在江西瑞金、会昌打垮了军队的堵截,然后经过福建的长汀、上杭和广东的大浦,于9月下旬占领了潮州、汕头,主力部队经揭阳向汤坑西进。10月初,西进部队和留守潮汕的部队遭到优势敌军的围攻,起义部队大部分被打散,一部分突围到了海陆丰,与当地的农民武装汇合;另一部分由朱德、陈毅率领经赣南、粤北转入湘南,开展游击战争。1928年1月在湘南地方和农民武装的配合下,在宜章举行了“年关起义”。由于遭到优势敌军的“协剿”,起义部队和农民武装撤出湘南,于同年4月到达井冈山与率领的部队胜利会师,组成中国工农军第四军。后改称工农红军第四军。
南昌起义在中国史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它打响了武装反对派的第一枪,宣告了人不畏、继续坚持的坚强决心,体现了前赴后继的精神,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树立了一面武装斗争的旗帜,标志着独立民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伟大开端。南昌起义是第二次国内战争的起点,它保存下来的部队成为工农红军的骨干之一。
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军事委员会6月30日的建议,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194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规定以“八一”两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的主要标志。成立后,将此纪念日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八一南昌起义的目的:反抗派的
起义的目的是反抗派的政策,唤醒广大中国人民,表明要把中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并不是要通过南昌起义这样的一种起义方式来夺取的政权,党的目的是联合愿意的左派,挥师南下广东,建立根据地,实行二次北伐。1927年4月和7月,中国内的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勾结帝国主义和买办性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在上海和武汉等多地在全国范围内发动反,残酷党人和群众,使中国人民从1924年开始的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反帝反封建的大遭到失败。
为了反抗派的政策,挽救中国,中央于1927年7月12日进行改组,停止了中央委员会总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领导。下旬,决定集合自己掌握和影响的部分国民军,并联合以张发奎为总指挥的第二方面军南下广东,会合当地力量,实行土地,恢复根据地,然后举行新的北伐。
李立三、邓中夏、谭平山、恽代英、聂荣臻、叶挺等在九江具体组织这一行动,但发现张发奎同汪精卫勾结很紧,并在第二方面军中开始党人。随即向中央建议,依靠自己掌握和影响的部队,“实行在南昌”。据此,中央指定周恩来、李立三、恽代英、彭湃等组成中央前敌委员会,以周恩来为,前往南昌领导这次起义。预定参加起义的部队有:国民军第二方面军第11军第24、第10师,第20军全部,第4军第25师第73、第75团以及朱德为团长的第五方面军第3军军官教育团一部和南昌市公安局保安队一部,共2万余人。从7月25日起,第11、第20军分别在叶挺、贺龙指挥下,陆续由九江、涂家埠(今永修)等地向南昌集中。27日,周恩来等到达南昌,组成前敌委员会,领导加紧进行起义的准备工作。
此时,武汉政府的第五方面军(总指挥朱培德)第3军主力位于樟树、吉安、万安地区,第9军主力位于进贤、临川地区,第6军主力正经萍乡向南昌开进;第二方面军的其余部队位于九江地区;南昌市及近郊只有第五方面军警备团和第3、第6、第9军各一部共3000余人驻守。前委决定赶在援兵到来之前,于8月1日举行起义。
八一南昌起义的过程:改编起义部队胜利会合
8月1日2时,在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的领导下,南昌起义开始。按照前委的作战计划,第20军第1、第2师向旧藩台衙门、大士院街、牛行车站等处守军发起进攻;第11军第24师向松柏巷天主教堂、新营房、百花洲等处守军发起进攻。激战至拂晓,全歼守军3000余人,缴获各种枪5000余支(挺),70余万发,大炮数门。当日下午,驻马回岭的第25师第73团全部、第75团3个营和第74团机枪连,在聂荣臻、周士第率领下起义,1927年8月2日到达南昌集中。
起义成功后,前委按照中央关于这次起义仍用左派名义号召的指示精神,发表了左派《中央委员宣言》,揭露蒋介石、汪精卫背叛的种种罪行,表达了拥护孙中山“三大政策”和继续反对帝国主义、新旧军阀的斗争决心。8月1日上午,召开了有中央委员、各省区特别市和海外党部代表参加的联席会议,成立了中国委员会,推举邓演达、宋庆龄、何香凝、谭平山、吴玉章、贺龙、林祖涵(伯渠)、叶挺、周恩来、张国焘、李立三、恽代英、徐特立、彭湃、郭沫若等25人为委员。委员会任命吴玉章为秘书长,任命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等组成参谋团,作为军事指挥机关,刘伯承为参谋团参谋长,郭沫若为总部主任,并决定起义军仍沿用国民军第二方面军番号,贺龙兼代方面军总指挥,叶挺兼代方面军前敌总指挥。所属第11军(辖第24、第25、第10师),叶挺任军长、聂荣臻任党代表;第20军(辖第1、第2师),贺龙任军长、廖乾吾任党代表;第9军,朱德任副军长、朱克靖任党代表。全军共2万余人。
1927年8月2日,南昌市各界群众数万人集会,庆祝南昌起义的伟大胜利和委员会的成立。缓筢各界青年踊跃参军,仅报名的学生就有数百人。
南昌起义后,汪精卫急令张发奎、朱培德等部向南昌进攻。1927年8月3日起,前委按照中央原定计划,指挥起义军分批撤出南昌,沿抚河南下,计划经瑞金、寻邬(今寻乌县)进入广东省,先攻占东江地区,发展力量,争取外援,尔后再攻取广州。起义军进至进贤县时,第10师师长蔡廷锴驱逐在该师工作的,率部折向赣东北,脱离起义军。由于起义军撤离南昌比较仓促,部队未经整顿,加上酷暑远征,部队减员较多,7日到达临川时,总兵力约1.3万人。
起义军在临川休息3天,继续南进。1927年8月25日,先头到达瑞金县壬田以北地区。这时,驻广东的军第8路军总指挥李济深,调钱大钧部9000人,由赣州进至会昌、瑞金地区,并以一部前出至壬田,阻止起义军南下;调黄绍竑部9000人由南雄、大庾(今大余)向雩都(今于都)前进,支援钱大钧部作战。在这种形势下,前委决定乘钱、黄两路兵力尚未完全集中实施各个击破。当日,起义军向壬田守军发动进攻,歼其一部,于26日攻占瑞金县城。接着,集中兵力进攻会昌的钱大钧部主力,激战至30日,攻占会昌县城。两战歼钱大钧部6000人,缴获枪2500余支(挺)。起义军伤亡近2000人。9月初,起义军一部在会昌西北的洛口地区,击退黄绍竑部的进攻。
八一南昌起义的意义: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南昌起义,是直接领导的带有全局意义的一次武装。它打响了武装反抗统治的第一枪,宣告了把中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标志着独立地创造军队和领导战争的开始。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南昌起义与之后的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作为这段时期百余次大小起义中最为重要的三次起义极大地扩大了我党的影响力,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掀起了一波反抗统治的浪潮。八一南昌起义是独立领导武装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的标志。
南昌起义,是直接领导的带有全局意义的一次武装起义。它打响了武装反抗派的第一枪,宣告了把中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标志着独立地创造军队和领导战争的开始。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军事委员会6月30日的建议,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从此,8月1日成为中国工农红军和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南昌起义,由于客观上敌人力量过于强大,主观指导上缺乏经验,没有和湘、鄂、赣地区的农动相结合,开展土地战争,而是孤军南下广东,企图打开海口,争取外援,重建根据地,再次举行北伐,加之两次分兵,不能集中兵力歼敌,成为敌人各个击破等原因,最后遭至失败。但这次起义的伟大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它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树立了一面鲜明的武装斗争旗帜,充分地表现了和中国人民不畏强敌、前仆后继的精神。它以实际行动批评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沉重地打击了派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它对创建伟大的人民军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官方的说法是: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统治的第一枪;是首次独立地领导战争和创立军队;以武装斗争的形式反对国民政府的开始。
八一南昌起义的纪念: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1933年6月,中央、中央军事委员会向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建议,以南昌起义日——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每年的8月1日开展纪念活动。中央政府同意这一建议,并决定在红军成立纪念日期间,开展拥军优属活动。
1933年6月30日,中央军事委员会发布《关于决定“八一”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的命令指出:“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发生了无产阶级政党——党领导的南昌,这一是反帝的土地的开始,是英勇的工农红军的来源。中国工农红军的历年的艰苦战争中,打破了帝国主义和历次进攻,根本动摇了帝国主义和在中国的统治,已成了高涨的基本杠杆之一,成了中国劳苦群众斗争的组织者,是彻底进行民族战争的主力,本委员会为纪念南昌与红军成立,特定自一九三三年起每年八月一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
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作出《关于“八一”纪念运动的决议》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的成立及奖励与优待红军战士起见,特决议如下:(一)批准中央军事委员会的建议,规定以每年“八一”为中国工农红军纪念日。并于1933年“八一”纪念节授予战旗于红军的各团,同时授予奖章领导南昌的负责同志及红军中有特殊功勋的指挥员和战斗员。(二)责成内务部人民委员部制定红军家属优待证,发给一切红军战士的家属收执。(三)在区苏维埃政府土地部与乡苏维埃政府土地部与内务部共同管理之下及在乡苏维埃政府下组织优待红军家属委员会,管理优待红军家属的一切事宜。
1933年7月14日,中央发布《为“八一”反帝反战争日与红军纪念日告红色战士书》,号召“全体中国的工农劳苦群众武装起来加入红军,拥护我们百战百胜的红军,慰劳我们红军的家属。”同时,要求红军在“新的战争中,提高我们的军事技术,锻炼我们自己,解除敌人的武装,武装我们自己,使铁的红军在不断的胜利中日益壮大起来。”
根据中央、苏维埃中央政府、中革军委的指示和决定,中央苏区全面开展纪念“八一”活动。红军各部队加强军政训练,特别是对红军官兵进行了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任务的再教育,增强官兵的责任感。全国总工会发布文件,号召苏区工人突击赶制3万双布草鞋慰问红军。苏区共青团号召共青团员,积极参加红军和开展慰问红军活动。少共苏区号召青年妇女,突击做10万双草鞋送给红军来纪念红军成立纪念日。江西省委、福建省委、闽赣省委、粤赣省委也相继作出布置,要求各县委做好“八一”慰问工作。苏区广大人民在县、区、乡党委和苏维埃政府领导组织下,纷纷开展拥军优属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军政、军民团结,提高了红军广大指战员的觉悟和战斗积极性。
1933年7月1日,中央工农政府作出决议,规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纪念日;194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规定以“八一”两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的主要标志。1949年8月1日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八一南昌起义,常简称南昌起义或者八一起义,称南昌、南昌兵变,它指的是1927年8月1日,中国江西南昌,由势力的军队针对中国的分共政策而发起的武装反抗事件。由周恩来、谭平山、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士和贺龙领导——贺龙在事件后加入,当中还有第20军的苏联军事顾问库马宁。南昌起义是土地战争时期,联合左派,打响了武装反抗派的第一枪,揭开了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军队的序幕。
1927年4月12日和7月15日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在南京和武汉发动“清共”后,中央在汉口召开了临时局会议,决定利用党掌握和影响下的国民军在南昌举行起义,并指派周恩来为起义领导机关前敌委员会。
预定参加起义的部队有: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的二十军、十一军二十四师和十师一部、四军二十五师两个团,第五方面军的三军军官教育团一部和南昌市武装,共两万余人。7月27日,周恩来在南昌召开了有朱德、刘伯承、恽代英、彭湃、叶挺、聂荣臻以及江西负责人参加的重要会议,成立了以刘伯承为参谋团长,周恩来、叶挺、贺龙为委员的参谋团,下设起义军总指挥部,由贺龙任总指挥,叶挺任前敌总指挥。起义原定7月30日夜发动,后因张国焘的阻挠而延期。
8月1日凌晨2时,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指挥各路起义军向驻守南昌的军队发动进攻,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激战,歼敌3000余人,缴获5000余支,100万余发,大炮数门,占领了南昌城。当天上午,在南昌举行了中央委员、各省区特别市和海外各党部代表联席会议,通过了《中央委员宣言》,成立了由宋庆龄、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25人组成的中国委员会,通过了《八一起义宣言》等文件,提出了“帝国主义”、“新旧军阀”、“实行耕者有其田”等口号和政纲。同时对起义部队进行了整编,仍沿用国民军第二方面军番号,以贺龙兼代总指挥。旋因敌以重兵进攻南昌,前委决议根据中央的预定计划,起义部队于8月3日至6日先后撤离南昌,挥师南下,取道临川、宜黄、广昌,直奔广东潮汕地区。这样做的目的,是准备同富有传统的广东东江地区农民起义军汇合,发动土地,进军广州,恢复广东根据地,并夺取出海口,取得国际的援助,重新举行北伐。起义部队在江西瑞金、会昌打垮了军队的堵截,然后经过福建的长汀、上杭和广东的大浦,于9月下旬占领了潮州、汕头,主力部队经揭阳向汤坑西进。10月初,西进部队和留守潮汕的部队遭到优势敌军的围攻,起义部队大部分被打散,一部分突围到了海陆丰,与当地的农民武装汇合;另一部分由朱德、陈毅率领经赣南、粤北转入湘南,开展游击战争。1928年1月在湘南地方和农民武装的配合下,在宜章举行了“年关起义”。由于遭到优势敌军的“协剿”,起义部队和农民武装撤出湘南,于同年4月到达井冈山与率领的部队胜利会师,组成中国工农军第四军。后改称工农红军第四军。
南昌起义在中国史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它打响了武装反对派的第一枪,宣告了人不畏、继续坚持的坚强决心,体现了前赴后继的精神,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树立了一面武装斗争的旗帜,标志着独立民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伟大开端。南昌起义是第二次国内战争的起点,它保存下来的部队成为工农红军的骨干之一。
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军事委员会6月30日的建议,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194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规定以“八一”两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的主要标志。成立后,将此纪念日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八一南昌起义的目的:反抗派的
起义的目的是反抗派的政策,唤醒广大中国人民,表明要把中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并不是要通过南昌起义这样的一种起义方式来夺取的政权,党的目的是联合愿意的左派,挥师南下广东,建立根据地,实行二次北伐。1927年4月和7月,中国内的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勾结帝国主义和买办性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在上海和武汉等多地在全国范围内发动反,残酷党人和群众,使中国人民从1924年开始的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反帝反封建的大遭到失败。
为了反抗派的政策,挽救中国,中央于1927年7月12日进行改组,停止了中央委员会总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领导。下旬,决定集合自己掌握和影响的部分国民军,并联合以张发奎为总指挥的第二方面军南下广东,会合当地力量,实行土地,恢复根据地,然后举行新的北伐。
李立三、邓中夏、谭平山、恽代英、聂荣臻、叶挺等在九江具体组织这一行动,但发现张发奎同汪精卫勾结很紧,并在第二方面军中开始党人。随即向中央建议,依靠自己掌握和影响的部队,“实行在南昌”。据此,中央指定周恩来、李立三、恽代英、彭湃等组成中央前敌委员会,以周恩来为,前往南昌领导这次起义。预定参加起义的部队有:国民军第二方面军第11军第24、第10师,第20军全部,第4军第25师第73、第75团以及朱德为团长的第五方面军第3军军官教育团一部和南昌市公安局保安队一部,共2万余人。从7月25日起,第11、第20军分别在叶挺、贺龙指挥下,陆续由九江、涂家埠(今永修)等地向南昌集中。27日,周恩来等到达南昌,组成前敌委员会,领导加紧进行起义的准备工作。
此时,武汉政府的第五方面军(总指挥朱培德)第3军主力位于樟树、吉安、万安地区,第9军主力位于进贤、临川地区,第6军主力正经萍乡向南昌开进;第二方面军的其余部队位于九江地区;南昌市及近郊只有第五方面军警备团和第3、第6、第9军各一部共3000余人驻守。前委决定赶在援兵到来之前,于8月1日举行起义。
八一南昌起义的过程:改编起义部队胜利会合
8月1日2时,在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的领导下,南昌起义开始。按照前委的作战计划,第20军第1、第2师向旧藩台衙门、大士院街、牛行车站等处守军发起进攻;第11军第24师向松柏巷天主教堂、新营房、百花洲等处守军发起进攻。激战至拂晓,全歼守军3000余人,缴获各种枪5000余支(挺),70余万发,大炮数门。当日下午,驻马回岭的第25师第73团全部、第75团3个营和第74团机枪连,在聂荣臻、周士第率领下起义,1927年8月2日到达南昌集中。
起义成功后,前委按照中央关于这次起义仍用左派名义号召的指示精神,发表了左派《中央委员宣言》,揭露蒋介石、汪精卫背叛的种种罪行,表达了拥护孙中山“三大政策”和继续反对帝国主义、新旧军阀的斗争决心。8月1日上午,召开了有中央委员、各省区特别市和海外党部代表参加的联席会议,成立了中国委员会,推举邓演达、宋庆龄、何香凝、谭平山、吴玉章、贺龙、林祖涵(伯渠)、叶挺、周恩来、张国焘、李立三、恽代英、徐特立、彭湃、郭沫若等25人为委员。委员会任命吴玉章为秘书长,任命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等组成参谋团,作为军事指挥机关,刘伯承为参谋团参谋长,郭沫若为总部主任,并决定起义军仍沿用国民军第二方面军番号,贺龙兼代方面军总指挥,叶挺兼代方面军前敌总指挥。所属第11军(辖第24、第25、第10师),叶挺任军长、聂荣臻任党代表;第20军(辖第1、第2师),贺龙任军长、廖乾吾任党代表;第9军,朱德任副军长、朱克靖任党代表。全军共2万余人。
1927年8月2日,南昌市各界群众数万人集会,庆祝南昌起义的伟大胜利和委员会的成立。缓筢各界青年踊跃参军,仅报名的学生就有数百人。
南昌起义后,汪精卫急令张发奎、朱培德等部向南昌进攻。1927年8月3日起,前委按照中央原定计划,指挥起义军分批撤出南昌,沿抚河南下,计划经瑞金、寻邬(今寻乌县)进入广东省,先攻占东江地区,发展力量,争取外援,尔后再攻取广州。起义军进至进贤县时,第10师师长蔡廷锴驱逐在该师工作的,率部折向赣东北,脱离起义军。由于起义军撤离南昌比较仓促,部队未经整顿,加上酷暑远征,部队减员较多,7日到达临川时,总兵力约1.3万人。
起义军在临川休息3天,继续南进。1927年8月25日,先头到达瑞金县壬田以北地区。这时,驻广东的军第8路军总指挥李济深,调钱大钧部9000人,由赣州进至会昌、瑞金地区,并以一部前出至壬田,阻止起义军南下;调黄绍竑部9000人由南雄、大庾(今大余)向雩都(今于都)前进,支援钱大钧部作战。在这种形势下,前委决定乘钱、黄两路兵力尚未完全集中实施各个击破。当日,起义军向壬田守军发动进攻,歼其一部,于26日攻占瑞金县城。接着,集中兵力进攻会昌的钱大钧部主力,激战至30日,攻占会昌县城。两战歼钱大钧部6000人,缴获枪2500余支(挺)。起义军伤亡近2000人。9月初,起义军一部在会昌西北的洛口地区,击退黄绍竑部的进攻。
八一南昌起义的意义: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南昌起义,是直接领导的带有全局意义的一次武装。它打响了武装反抗统治的第一枪,宣告了把中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标志着独立地创造军队和领导战争的开始。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南昌起义与之后的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作为这段时期百余次大小起义中最为重要的三次起义极大地扩大了我党的影响力,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掀起了一波反抗统治的浪潮。八一南昌起义是独立领导武装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的标志。
南昌起义,是直接领导的带有全局意义的一次武装起义。它打响了武装反抗派的第一枪,宣告了把中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标志着独立地创造军队和领导战争的开始。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军事委员会6月30日的建议,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从此,8月1日成为中国工农红军和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南昌起义,由于客观上敌人力量过于强大,主观指导上缺乏经验,没有和湘、鄂、赣地区的农动相结合,开展土地战争,而是孤军南下广东,企图打开海口,争取外援,重建根据地,再次举行北伐,加之两次分兵,不能集中兵力歼敌,成为敌人各个击破等原因,最后遭至失败。但这次起义的伟大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它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树立了一面鲜明的武装斗争旗帜,充分地表现了和中国人民不畏强敌、前仆后继的精神。它以实际行动批评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沉重地打击了派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它对创建伟大的人民军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官方的说法是: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统治的第一枪;是首次独立地领导战争和创立军队;以武装斗争的形式反对国民政府的开始。
八一南昌起义的纪念: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1933年6月,中央、中央军事委员会向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建议,以南昌起义日——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每年的8月1日开展纪念活动。中央政府同意这一建议,并决定在红军成立纪念日期间,开展拥军优属活动。
1933年6月30日,中央军事委员会发布《关于决定“八一”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的命令指出:“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发生了无产阶级政党——党领导的南昌,这一是反帝的土地的开始,是英勇的工农红军的来源。中国工农红军的历年的艰苦战争中,打破了帝国主义和历次进攻,根本动摇了帝国主义和在中国的统治,已成了高涨的基本杠杆之一,成了中国劳苦群众斗争的组织者,是彻底进行民族战争的主力,本委员会为纪念南昌与红军成立,特定自一九三三年起每年八月一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
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作出《关于“八一”纪念运动的决议》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的成立及奖励与优待红军战士起见,特决议如下:(一)批准中央军事委员会的建议,规定以每年“八一”为中国工农红军纪念日。并于1933年“八一”纪念节授予战旗于红军的各团,同时授予奖章领导南昌的负责同志及红军中有特殊功勋的指挥员和战斗员。(二)责成内务部人民委员部制定红军家属优待证,发给一切红军战士的家属收执。(三)在区苏维埃政府土地部与乡苏维埃政府土地部与内务部共同管理之下及在乡苏维埃政府下组织优待红军家属委员会,管理优待红军家属的一切事宜。
1933年7月14日,中央发布《为“八一”反帝反战争日与红军纪念日告红色战士书》,号召“全体中国的工农劳苦群众武装起来加入红军,拥护我们百战百胜的红军,慰劳我们红军的家属。”同时,要求红军在“新的战争中,提高我们的军事技术,锻炼我们自己,解除敌人的武装,武装我们自己,使铁的红军在不断的胜利中日益壮大起来。”
根据中央、苏维埃中央政府、中革军委的指示和决定,中央苏区全面开展纪念“八一”活动。红军各部队加强军政训练,特别是对红军官兵进行了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任务的再教育,增强官兵的责任感。全国总工会发布文件,号召苏区工人突击赶制3万双布草鞋慰问红军。苏区共青团号召共青团员,积极参加红军和开展慰问红军活动。少共苏区号召青年妇女,突击做10万双草鞋送给红军来纪念红军成立纪念日。江西省委、福建省委、闽赣省委、粤赣省委也相继作出布置,要求各县委做好“八一”慰问工作。苏区广大人民在县、区、乡党委和苏维埃政府领导组织下,纷纷开展拥军优属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军政、军民团结,提高了红军广大指战员的觉悟和战斗积极性。
1933年7月1日,中央工农政府作出决议,规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纪念日;194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规定以“八一”两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的主要标志。1949年8月1日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