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ic-img/7dccPRa9DgbqGPTnRnfk9RIMcfshRTy1xLT0ftBOgcC6fTM7SWE8bQjlgFYSdpfh.jpg)
什么眼神
刘副县长新官上任,为了在老黎民面前树立自己的形象,决定当即下乡视察工作。 他们一行人轻车简从,来到一个小山村,刘副县长就直奔农户家中开始嘘寒问暖,为了表示自己与人民群众是真正打成一片,他不顾气味难闻,走进一家农户的牲口圈旁,亲近地说:“老乡,你养的这头毛驴长得可真壮实呀!”然后拍了拍那头驴的耳朵,捏了捏驴子的脊背。身边的农户正想启齿说些什么,这时,和刘副县长一起来的县报记者小李以为这个镜头很有价钱,就推开那个农户,操起数码相机,“咔嚓”给拍了下来。 回到县里,李记者将照片起名叫作“刘副县长和毛驴的故事”,准备在县里的报纸上发表。 样稿送到副主编手里,副主编以为照片的标题轻易让人产生误会,他思忖片晌,就给改成了“刘副县长视察农户,并与毛驴亲近合影”。 样稿又到了主编手里,他以为这个题目内在仍是不够,沉思一会儿,他又提笔改了一番。 很快,报纸出书了,在头版上赫然夺目的是小李拍的那张照片,标题是:“来自冬日的暖和—刘副县长与老乡家的毛驴亲近合影。” 老黎民看到这张照片,不由得大笑说:“什么眼神啊?那是头驴子吗?明明是头还未成年的骡子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