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真宗参拜立碑
作为封建时代的皇帝,对于老子还是很重视的。就像宋真宗在1014年的时候去老子的出生地参拜,甚至之后还亲自制作了一座碑,即先天太后之赞碑,又称为三御碑。
所谓三御碑即碑文(御笔)、书写(御书)、碑头设计(篆额)都是由皇帝一人完成的,所以价值极高。
宋朝大中祥符七年(1014)正月,宋真宗来老子生地的朝拜既是宋真宗皇帝和北宋中央政府的大事,也是老子生地历史上特别值得一提的大事。《宋史·真宗本纪》对这次朝拜活动记载甚详。为了这次朝拜,真宗皇帝早在头一年(即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的八月,就专门下诏说来春去鹿邑太清宫朝拜。并命大臣丁谓为奉祀大臣(此人后来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组成了专门的班子,具体筹办祭拜事宜。
真宗皇帝为了体现对老子的尊崇和对太清宫的重视,又专门下诏,禁止任何人对太清宫周围5里内的树木进行砍伐,并加封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
经过四个多月的筹备,到大中祥符七年正月十五,真宗皇帝的御驾及文武百官终于从首都东京出发了,经过四天的跋涉,十九日,真宗皇帝到了鹿邑奉元宫,判亳州丁谓迎接并向真宗皇帝送上了见面礼——一只白鹿。这一点很重要,白鹿是鹿种中最珍贵的稀有品种之一,地方官向皇帝敬献白鹿,这说明即便是到了北宋时,鹿邑不但有鹿,而且有白鹿,为鹿邑县名的来历又一次提供了佐证。
廿一日,即真宗到鹿邑的第三天,宰相王旦向真宗皇帝献上了历朝历世皇帝加封老子尊号的册宝。廿二日,真宗正式去老子祖庭太清宫朝拜,真宗皇帝的老子故里行达到了。这天三鼓的时候,真宗皇帝就早早地从县城出发,连续下了多日的大雪忽然停止了。
从鹿邑到太清官10里的路上,为了显示隆重热闹的气氛,两旁设置了很多规模一样大小的红灯笼,御林军士兵一手执着火炬,一手拿着武器,威武地立在道路两旁认真地守卫着真宗皇帝的这次出行。虽是三鼓天,但御林军士兵的无数火把把天空照得通明。皇上的诏书在有多匹马拉的大车上被大臣们高高地举着,随行的文武百官在从鹿邑到太清宫的路上浩浩荡荡地行进着,周围弥漫着雨雪过后的祥和之光和冉冉紫气。
五鼓的时候,真宗皇帝开始举行祭拜仪式,真宗向老君爷敬献醇酒,并躬读册文等。随后,真宗皇帝又趁着雅兴参观了先天观、洞霄宫,又下诏赦免鹿邑及这次朝拜御驾所过之处百姓所犯的流放以下罪行,升毫州为集庆军节度,减免鹿邑百姓十分之二岁赋。还下诏改奉元宫为明道宫。
因为宋真宗的亲临,使得大中祥符六年、七年(1013、1014)成为国史中关于太清宫记载最多的两个年份。继唐高宗李治亲临拜谒后,太清宫经历了又一次辉煌。
宋真宗这次亲临鹿邑除了朝拜老子,并且在太清官(前宫)立下了“大宋重修太清宫碑”之外,又在洞霄宫(后宫)立下了一块“先天太后之赞”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