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中国人过年吃年糕是为了纪念明朝名臣商辂

商辂简介-明朝名臣、内阁首辅

商辂(1414年3月16日-1486年8月17日),字弘载,号素庵,浙江严州府淳安县(今杭州市淳安县)人。明朝名臣、内阁首辅。

宣德十年(1435年),他在乡试中考中第一名。在正统十年的科举考试中,他又一次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绩,是明代近三百年来唯一“三元及第”的人。

郕王朱祁钰监国时入内阁,参预机务。夺门之变后被削籍除名。成化三年(1467年)再度入阁,官至少保、吏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等职。

为人刚正不阿、宽厚有容,临事果决,时人称“我朝贤佐,商公第一”。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商辂去世,享壽七十三岁,被赠太傅,以文毅先生谥号著称。他著有《商文毅疏稿略》、《商文毅公集》、《蔗山笔尘》,并参与编纂《宋元通鉴纲目》等重要文献。

在其仕途中,有几次遭遇重大挫折,如景泰八年的复辟事件和宪宗天顺期间的排挤,但他都能坚持自己的原则和理想,最终恢复官职,并继续深入参与国家大政。他的治国理念强调勤学纳谏、储将防边、省冗官设社仓等多项措施,对于加强中央集权和稳定社会秩序起到了积极作用。

特别是在立储问题上,他曾经提出过建议,让皇子留在宫中由纪妃抚养,以此来稳定太子位置,并最终成功推动了朱祐樘的立为皇太子。此外,他还积极参与修建玉皇阁一案中的争议,以及处理水气导致的灾害等重大政治事件,都展现了他的智慧与担当能力。

总体而言,作为一个忠诚于国家且富有远见卓识的人物,其对中国历史产生的影响是深远且显著的。在当时社会环境下,他以实际行动证明了一位真正的清廉高洁之士应当如何行事,为后来的政治家树立了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