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36个历史人物故事化为和平的玉帛转化干戈为相敬如宾的美好生活
[语出] 西汉·刘安《淮南子·原道训》:“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坏城平池,散财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宾服,四夷纳职,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大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朝的奠基者,他继承了舜的天命。在古籍记载中,大禹活到了百岁高龄,最终在会稽山得以安葬。大禹是夏后氏部落首领鲧的儿子,被尊为颛顼曾孙,是中国历史上的名君。
大禹从小便随父亲东迁至中原。当时尧帝封鲧于崇(即中岳嵩山),称崇伯,让他治理水患。然而,因为治水组织半军事化,有权力和暴力地破坏了原始社会“分封制”,尧帝于是将鲧处死羽山。大禹接替父位,即使遭遇重重困难,也没有放弃。他深谙民心,用简朴生活、严格自律来感化人民,为平定洪水而不辞辛劳,一直外出十三年,不曾踏足家门。
他的成就不仅限于治水,更体现在对九州地区划分,以及对人民仁厚待遇。与其父不同,大禹废除了防御性的城墙和护城河,而是倾销私产,并毁掉所有武器,以德教化民众。他推动农业发展,使国家富强、民生稳定。此举赢得了周边各族的归附,在涂山大会上,有着上万人进献珍宝玉帛的大型集会。
最终,当年的舜见识到大禹的才华,便在老年把帝位传给他,这一传承标志着大禹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被普遍认为贤明且合法继承者的统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