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背后的权谋揭秘如何在中国历史地图上篡夺刘备托孤的重臣李严
在那寒冷的冬季,蜀汉第二次北伐开始,但由于粮食短缺,再次未能取得胜利。建兴七年(229),第三次北伐展开,诸葛亮派大将陈式攻打魏国的武都和阴平。魏的雍州刺史郭淮带领军队前来抵抗,诸葛亮出兵建威,最终取得了两郡的胜利。在此之后,刘备下令恢复诸葛亮为丞相职位。但是在这几次北伐中,没有见到东州和益州集团中的李严等人出现,这无疑会引起他们不满。
李严在诸葛亮进行北伐期间,并没有闲着,他积极策反原蜀汉降将、曹魏上庸守将孟达。在一次信件中,他用这样的语句招降孟达:“吾与孔明俱受寄托,忧深责重,思得良伴。”从这里可以看出,他一直对自己与诸葛亮并列为托孤大臣这一地位有所追求,也是时刻以此为己任。但是蜀汉三次北伐这样重大行动,却没有让他参与,这必然让他感到不满,因此他除了发出表示不满的信号外,还通过另一种方式对诸葛亮排挤他的行为进行了反击。
有一封给诸葛亮的情书里,“劝亮宜受九锡,进爵称王”,这就像孙权劝曹操称帝一样,但也很难确定他的真正意图,是不是想把诸葛亮置于众矢之中的位置,是不是只是在嘲讽。他知道这种行为绝不会被视作好事,因此明确表达了自己的立场:
“吾本东方下士,误用于先帝,我位极人臣,有百亿之禄,而今讨贼未效知己未答,而方宠齐、晋坐自贵大,不其义也。如果能够灭掉魏国斩败叡归,我即便接受十个刑罚,更何况九邪!《三国志·蜀书·李严传》。”
不过这个话似乎有些前后矛盾,在之前说自己已经心满意足于目前的地位,但后面却突然提出了称王受九锡的问题,就成了那个时代人臣所能达到的巅峰。然而回绝了这一建议后,又说了一句“虽十命可受,更况于九邪”,这句话与他之前表现出的谨慎谦恭态度产生了矛盾。
这些话出自一个曾经被描述为谨慎谦恭的人物口中,与他的形象并不符合,但我认为这是真实写照。他虽然拒绝了李严的建议,却不自觉流露出了他自傲甚至漠视刘禅的一面。陈寿评价他说:“素志进欲龙骧虎视,一苞四海;退欲跨陵边疆震荡宇内。”
——《三国志·蜀书·诸 董传_
这几句话一方面说明了他的生平抱负,即使到了晚年也是围绕着这些而展开;另一方面也显示出了当世第一人的态度。
建兴八年(230),魏的大将军曹真发动三路攻击蜀汉,被拒绝后准备第二年的第四次北伐。这一次,他再次要求李严率军去汉中受节制。而在随后的事件中,对李严当时反应如何,由《三国志·蜀书·李 严传》记载:
去年臣欲西征,当令平主督汉中,以司马懿等开府辟召。我知平鄙情,以因行之际逼臣取利,所以表平子丰督主江州隆崇其遇,以取一时之务。
显然,在这个时候,“司马懿等开府辟召”是一个借口,用来逼迫得到同等待遇,而实际上正如 诸 董所言,那只是为了获取个人利益。此刻 李 严以此作为理由向 诫 侯提出条件,就是要得到应该享有的待遇,也就是要和 诫 侯一样,可以开府选拔官吏。当然 诫 侯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但是面对强大的敌人,与 李 严长期僵持下去并非最佳选择。而且二人尽管在权力斗争中互相排斥,但维持政权生存这一根本点上,他们是完全同意的,因此做出了妥协,将江州一带保留给 李 严,同时接受 了 对应姿态——“将二万人赴汉 中”。
最终 李 严去了汉 中,在 刘 备死后首次与 诫 侯共事,看起来似乎他们就此握手言 和 了。但是在 建兴 九 年(231)春份内的情况又变得富有戏剧性:
计划撤军但遭到拒绝,然后假装吃惊地说:“粮饶足,为何便归?”试图解脱自身责任,同时揭示出来的是暗示退出战场的一个计谋。当听到撤军消息时,又急忙返回,说自己的计谋成功,让对方陷入困境。而最后因为各种原因导致错误暴露无遗,最终辞职谢罪。
但是,无论事情是什么样子,都清楚地表明了一件事:尽管遭遇失败和挫折,但是政治斗争仍旧继续进行,而且对于那些想要改变现状的人来说,只能忍耐或者寻找新的机会。不过,从现在开始看来,没有其他势力或人物能够威胁到 荆楚集团的地位,因为没有任何一个人拥有足够分量跟上了比他们更高级别的地位者,而且即使包括皇帝在内,他们也不再拥有任何力量来挑战秩序。这意味着整个政治格局已经稳定下来,并且只有一个人掌控着所有实权—一人成为唯一掌握最高实力的领导者。在整个国家内部,即使皇帝也不例外,他都是独一无二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