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诸葛亮背后的权谋揭秘如何废掉刘备托孤重臣李严并影响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朝代

在那寒冷的冬季,蜀汉第二次北伐开始,尽管军粮耗尽,我们还是未能取得任何成果。建兴七年(229),第三次北伐爆发,我派大将陈式进攻魏国的武都和阴平。魏国雍州刺史郭淮率军前来抵抗,我出兵建威,迫使他退兵,并成功占领了两座郡县。这时,后主刘禅命令我重新担任丞相。但在这几次北伐中,我发现那些东州和益州集团中的重要人物,如李严等人,却始终没有出现。我相信,他们对此一定有所不满。

李严在我进行北伐期间,也没有闲着,他积极策划反叛原来的蜀汉降将孟达,并通过一封信件试图招降他:“我们俱受寄托,忧深责重,思得良伴。”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他一直渴望与我并列为托孤大臣,这是他的长期追求,但我的每一次重大行动,都未曾让他参与,这无疑激化了他的不满。他除了发出表示不满的信号外,还采取另一种方式回击我的决定。

有一次,他写了一封信给我,“劝亮宜受九锡,进爵称王”,这就像孙权劝曹操称帝一样,但也很难说清楚他的意图是什么。不管怎样,我明白李严这一举动绝非好心,因此明确拒绝了他的提议:

“吾本东方下士,误用于先帝,位极人臣,禄赐百亿,现在讨贼未效,而方宠齐、晋坐自贵大,不是其义也。如果能灭掉魏国并斩杀叡公,是什么也不需要考虑的事情,即便十个国家要给我一个职位,也算数,更何况是九个邪恶之物!” ——《三国志·蜀书·李严传》

然而,这番话却显得有些矛盾,在之前,他似乎已经心满意足于目前的地位,但紧接着又提出接受“九锡”和称王,这种态度既不是谨慎谦恭,也违背了他以往的形象。我认为这是他真实的心理状态——即使拒绝了这个建议,他仍然表现出了自傲甚至漠视刘禅的态度。

陈寿评价我时,有几句非常中肯的话:

“亮之素志,是想成为龙骧虎视,一统四海;退而跨陵边疆震荡宇内。”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这些话描述了我的生平抱负,以及对自己的评价:自视甚高,当世无匹。实际上,我的一生都是围绕着这些目标展开的。

建兴八年(230),魏的大将军曹真发起三路攻势,我们拒守,然后准备第二年的第四次北伐。这回,我再次要求李严率军前往汉中辅助我。当时的情况,就被后来列入罪状表章这样记载:

去年臣欲西征欲令平主督汉中,被告知司马懿等开府辟召。我知道平子丰鄙情愿想要趁机逼迫我得到好处,所以告诉他们,让他们自己去处理江州的事务,以此暂且解决眼前的问题。 ——《三国志·蜀书·李严传》

李严当时说的是“司马懿等开府辟召”,显然正如上述所言,是想要利用机会获取利益。而作为回应,他向我提出了要求,说要到江州去指挥,那时候他应该享受到同样的待遇,就像是我一样,可以开府选拔官吏。不过,从逻辑上讲,如果真的有这样的情况发生,那么这种行为是不可能被允许发生的,因为它会削弱整个政权结构。在面对强大的曹魏压力下,与李严这样的长期僵持并不是好的选择。因此,我们做出了妥协,让他成为江州都督,并负责典管后事,同时接受我的任命,并改名为平字。这对于维护政权至关重要,对于保持稳定也是必要的一步。

随着时间推移,最终解释出来的情况虽然因为资料不足无法完全确定,但是从逻辑角度看,如果真是这样设计圈套的话,那么这个计划是不可能成功的,因为所有这些文档都留在我们的手里,而且每一步操作都清晰可见,只能说明这是一个低级错误或是一个愚蠢的人才会犯出的错误。而最终结果是 李严被贬为平民,在与我的权力斗争中失败,无论如何也找不到能够与我们分庭抗礼的人物,再加上皇帝本身,都彻底巩固了我的地位。在蜀汉政权内部,即使包括皇帝在内,没有人拥有足够力量挑战我们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