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在世界史时间轴上克劳塞维茨又被称作什么呢他不正是军事理论的鼻祖吗

在历史长河中,普鲁士王国的一位杰出的将军于1831年11月16日因患霍乱病去世,但他的名声并未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淡忘。这个人,就是著名的军事理论家、《战争论》的作者卡尔·冯·克劳塞维茨。

克劳塞维茨出生于1780年,是一个税务官家庭的成员。他自幼对军事有着浓厚的兴趣,从12岁起就参加了普鲁士军队,并在13岁时参与了与法国的战斗。在柏林陆军大学深造期间,他展现出了极高的学术能力和勤奋精神,这使得他获得了校长沙恩霍尔斯特将军的赏识。

1806年,克劳塞维茨参加了耶拿战役和奥尔施塔特战役,虽然这两场战役结束以普鲁士失败告终,但他也因此被拿破仑俘虏。1812年回国后,他积极参与了普鲁士军队改革工作,并在1818年成为柏林陆军大学校长,同时晋升为将軍。在任职十二年的时间里,他致力于研究战争理论和史料,为其后代留下了一系列重要著作。

法国大革命、历次拿破仑战争以及19世纪初欧洲各国人民民族解放运动,对克劳塞维茨世界观和军事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他不仅批判封建主义,还清晰地看到了近代战争带来的根本性变化。然而,由于受到唯心主义哲学思想指导,其理论基础是康德、费希特和黑格尔等人的唯心主义哲学,因此他的观点虽进步但仍包含有资产阶级中庸思想、普鲁士民族主义及部分成分。

《战争论》是他最主要作品,其中结论表明:“战争本身就是工具;它具有自己的规律,不依赖于任何其他工具。”列宁曾高度评价这一论断。但由于作为唯心主义者,没有揭示出阶级斗争对于战争发展动力的作用,所以无法全面阐释具体战争的情形。此外,他认为每个时代应有其特定的战争,而新社会条件、新社会关系引发的是兵法变革。他反对“永恒原则”,认为冲突领域充满偶然性与不确定性。而关于实施原则,如最大限度使用全部力量、集中力量至主攻方向等,也是他所提倡之处。此外,精神因素如统帅才能、武德及民族精神也是制胜要素之一。但过分夸大统帅作用又忽略民众决定性的作用,使得精神因素源泉不够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