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简介王铎书法之旅照亮社会的文脉(图)
在孟津县的王铎书法馆内,复制着他所有的书法石刻。这个地方曾经流传着一句口头语:“这又不是吃王铎家舍饭,何必用大碗!”据当地文史研究者韩仲民先生介绍,这个“典故”源于明末王铎在家乡赈灾的故事。
明朝末年,那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时代。天灾人祸频繁,孟津一带也遭受了各种自然灾害,如黄河决口、冰雪成灾和旱涝交加。几次大的饥荒爆发时,死亡人数众多,有些甚至发生了易子而食的悲剧。王铎或是因家事,或是因失意,不断回家的他,在一次大灾荒中说服官府开仓放粮,并动用自己的人脉在陕甘等地劝募粮食,然后运到孟津,在自家门前设立粥场,为饥民提供每天一顿粥。在那段时间里,他规定只准用碗盛,不许用盆端,这样就有了“不能用盆端”的说法。
王铎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对社会责任感强。他虽然在京城任职,却来自社会底层,所以深知民众疾苦,对明末重税之下感到痛心。此外,他出仕前后的师友,如乔允升、吕维祺和孙承宗都是东林党人的成员,他们对他的影响很大,使他在朝堂上表现出鲜明的东林风格,即刚直不阿、耿介敢言。
随着年龄增长,王铎的人生经历也越来越丰富。他两个女儿同年夭折,其父母先后去世,使得他感受到深重的家国之痛。而这些强烈的人生感悟,也可能是一个伟大艺术家的必经之路。一位书法家的技巧仅仅是不够,还需要长时间让这些技巧彼此融合,还需要丰富的人生经验,让这些技巧与书家的精神世界完全融合。
宦海沉浮中人书俱老,王铎20年左右为官,与其降清后的声名狼藉不可同日而语。在这一期间,他既权贵直言,又面对廷杖的大祸坦然不惧,这种忠诚耿介的事迹使得他政坛上的失意并不影响他的声誉。而这一切,都与东林党有着密切的关系。“风声雨声读书声”,顾宪成这副对联正是在无锡东林书院议论朝政、褒贬大臣的地方,而许多官员都与他们互通声气。这就是形成重要势力的背景之一,是被称作“东林党”的原因。
入仕前后,魏忠贤得势,与东林党形成针尖对麦芒,加上他的师友圈子里也有很多东林党人的支持,比如乔允升、吕维祺和孙承宗等,因此他的立场鲜明地倾向于东林 party. 王 铎考取进士时,由于乔允升提携并赏识过他,所以对他的取向有巨大的影响。在那个时代,被迫参与编纂《三朝要典》的任务,但由于坚持原则拒绝参与,最终上了“阉党”的黑名单,此后几年的矛盾激化,加上战乱和起义军不断侵扰,全家族不得不四处避难六年,每次都忍受丧失亲人的痛苦。
最值得纪念的是,当时期中的两件杰作——《赠张抱一行书卷》、《赠张抱一草書卷》创作于1642年,是为了表达谢意给地方官张抱一的一份礼物。这两件作品体现出了刚健奇伟的情趣,以及点画布局自由自在地进入另一种境界。在这种困顿异乡的情况下,通过写字来宣泄内心世界,使得艺术达到了一种新的高度。这一年,也就是51岁的时候,他创造出的这种蜕变被称为“五十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