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氏垂帘听政的皇后百世传颂的智慧与勇气
曹后一生,经历了北宋两次变法。尽管身为女子,她的角色受到限制,但在士大夫争斗朝廷时,她却致力于保全双方精锐,为子孙留下声名卓著的人才。她的远见让后世难以忽视她对国家长远发展的贡献。
宋仁宗有三个皇后:第一个郭皇后是“包办婚姻”,垂帘听政太后的死去,他就找理由废去了皇后;第三个是深受宠爱的张贵妃,不幸早亡,仁宗思念之下追封为后。而真正陪伴他大半帝王生涯的是第二任皇后曹氏。
在北宋,许多皇后和妃子系出平民,有些娘家未必是好事。外戚干政,是所有帝王都小心提防的。曹皇后是北宋开国名将曹彬孙女,她饱读史书,不愿重演历代皇家悲剧。大多数时候,她温柔简朴,最喜欢带宫女妃嫔在宫里种庄稼、养桑蚕。她终其一生,不与娘家人单独相见,即使亲弟弟曹佾也不例外。
册封皇后的当天,她叔叔曹琮上奏辞谢恩典:“我既然成为了你的亲属,就不应该再受恩赏。”另一个亲戚曹仪也自请辞去军职。在朝廷中,曹家的权势没有之一,在宫中,没有争过一次宠,也没有任何家族能够与之匹敌。
1048年正月十八日,突然侍卫叛乱闯入宫中杀人,这让仁宗有些紧张,而深宫中的曹皇则头脑清醒,吩咐严守宫门保护仁宗,并派心腹调救兵、准备救火——这一举措非常聪明,让叛贼们纵火烧宫计划流产,“夜半平宮乱”显示出她将门之女非凡胆识,使得宋仁宗大为佩服。
之后不久,在元宵节期间,当君主想在宫中再次张灯重温元宵气氛时,因她的劝阻而取消了计划。她曾说:“我以前听到了民间疾苦,一定会告诉君主;君主听了我的话,也常常会颁发赦令。”
1063年,当仁宗驾崩时,众人嚎啕大哭,而她忍泪而起,将死讯封锁起来,让众人装作如往常一般。当新帝英宗赵曙即位,大臣暗潮涌动各有人选,却有英宗赵曙自幼被领养在宫中,一直徘徊太子位置边缘。此时,以她建议垂帘听政来稳定局面,因为新帝精神失常无法应对心理压力和政治挑战。
1079年,在欧阳修等反对改革的大臣被贬黜之后,“乌台诗案”爆发,对苏轼获罪的事实令她忧虑极度。在病榻前,她告诫神宗:“当年你父祖得到苏轼、苏辙兄弟,你高兴地对我说:‘我替子孙觅得了两个宰相之才。’现在苏轼入狱,你怎知不是仇人中伤呢?就算他的诗有所不妥,只是一小过错,不可伤害朝廷中的正义平衡。”因此苏轼得以免祸。这同时,对已成众矢之的王安石,也叮嘱神宗:“王安石确有才学,可惜仇敌太多,如果真爱惜人才,不如暂离京城外任。”言毕,其病逝于开封六年之后,神宗亦抱憾而亡哲宗即位,其祖母高 后垂帘听政,但并无第二个 曺 后或 王 安 石。一来二去 北 宋 朝 中 再 也 听 不 到 不 同 政 见,只 有 增 加 的 党 争 和 一 遍 遍 被 修 正 的 “ 国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