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在弦上的汉字历史古代书写的力量
箭在弦上的故事:
在东汉末年,全国各地的军阀为了争夺地盘而不断发生战争。在河北的一位军阀袁绍手下,有一位负责文书工作的大才子名叫陈琳。当时另一个军阀曹操的势力正在迅速扩张,对袁绍构成越来越大的威胁,因此袁绍决定发动对曹操的讨伐。
有一天,袁绍找来陈琳,让他写一篇声讨曹操的檄文。于是,陈琳根据 袁绍的意图起草了一篇名为《为袁绍檄豫州》的檄文。在这篇文章中,不仅列举了曹操本人的多个罪状,还辱骂了他的祖宗三代。
当时,曹操经常患头痛病。这次,他正因为头风而感到不适,当他看到手下人送来的那篇檄文时,由于文章生动精彩,他竟然连头疼都忘记了。虽然他对陈琳在文章中痛骂自己和自己的祖辈感到非常气愤,但还是深受其才华所吸引,并对陈琳因忠于职守而服务于自己感到惋惜。
后来,在战役中,曹操打败了袁绍。有一天,当两人相遇时,曹操问道:“你当初只需指责我一个人就好,为何还要攻击我的祖宗?” 陈琳回答说:“当时我只是遵照命令行事,就像箭已搭上弓,只能射出一样,没有其他选择。” 曹操理解这一点,没有责罚他,从此也不再提及这件事。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成语“箭在弦上”被用来比喻形势紧迫,一触即发,同时也形容事情已经到了不得不做或话已经到了不得不说的时候。此外,它还常与“不得不发”一起使用,以进一步强调这种紧迫感和无法回避的事态。
简述:
【词语】箭在弦上
【释义】比喻事情已经到了不得不做或话已经到了不得不说的时候,也形容事态紧张,一触即发。
【历史背景】来自东汉末年的三国时代。
【典故来源】来自李善注引《魏志》中的描述:陳琳謝罪曰:「矢在弦上;不可不發。」
此外,“箭在弦上”的基本信息包括:
【拼音】jiànzàixiánshàng
【示例句子】
“中央和西南似乎~内战危机得以消除了。”
此处内容基于原有材料进行创作,并且确保字数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