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箭在弦上守护千年历史
陈琳的箭在弦上:从檄文到成语的故事
在东汉末年,四方军阀争霸之时,一位才华横溢的大臣陈琳,在袁绍麾下担任文书工作。曹操的势力日渐强大,对袁绍构成了严重威胁,于是袁绍决定发起讨伐。
有一天,袁绍命陈琳写一篇檄文来声讨曹操。陈琳便按照命令创作了一篇名为《为袁绍檄豫州》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不仅列举了曹操个人的种种罪行,还连累了他的祖宗三代受辱。这份檄文写得生动精彩,即使是头痛缠身的曹操,也被文章所吸引,竟然忘却了自己的病痛。
尽管曹操对在文章中被批评至此地步感到愤怒,但他还是对陈琳深具欣赏,并对其投奔自己之前所做的事表示遗憾。当后来冀州城破,被捉拿归来的陈琳面见曹操,遭到了询问,他解释道:“当时我如同箭已搭在弓弦上,无论如何都不能不射出。”左右的人劝说杀害他,但由于他的才华和勇气,最终获得了宽恕,并被任命为从事官员。
随着时间流逝,“箭在弦上”这个成语就用来形容形势紧迫、不得不采取行动的情况,以及事情已经到了不得不说出口的时候。此外,它还常与“不得不发”一起使用,以增强表达的情感色彩和紧张感。
简而言之,“箭在弦上的典故”,即指的是那段历史上的事件,其中包含了关于权谋斗争、忠诚与才华以及人性的复杂性,而我们今天通过它能更好地理解那些古人的处境和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