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虚位以待的典故吗它指的是历史上某些职位虽然空缺但未必一定会被填满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些历史上的趣
首先,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虚位以待”的成语故事。这段成语源自战国时期魏国信陵君的一个典故。当时,信陵君听说大梁城门的守门官侯嬴是一位贤人,便派人去聘请他。但侯嬴并没有接受,这让信陵君感到遗憾。
后来,信陵君亲自前往迎接侯嬴,并留下最好的位置给他。然而,在行进过程中,侯嬴又提出要去探访一个屠夫朋友朱亥。这次旅行其实是为了考验信陵君的诚意和耐心。
不久之后,秦军围攻赵国,而魏王却派晋鄙率领十万大军停留在路上,不愿救援赵国。面对这一局面,侯嬴提出了一个计策:让如姬偷取魏王的兵符,以此假传命令,让晋鄙出兵解救赵国。而当朱亥从袖子里拿出四十斤重的大铁锥杀死了晋鄙后,大事得到了顺利解决,最终解除了秦军对赵国の威胁。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理解“虚位以待”意味着期待贤才,即使位置或职务暂时空置,也应该恭候有能者出现。此外,这个成语也体现了一种等待与希望的心态,它鼓励人们在困难和挑战面前保持坚韧不拔、等待机遇到来。
最后,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有关“虚位以待”的更多信息:
【解释】留着位置等待。
【近义词】虚席以待、虚左以待。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指留着位置恭候。
【出处】
宋·欧阳修《乞定两制员数札子》:“遇有员阙,则精择贤材以充其选;苟无其人,尚可虚位以待。”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宁可虚位而求贤,不可以求而滥于名。”
《野叟曝言》一三四回:“单有国王,只得寻觅数日,无族人报出,只得空坐相候。”
通过这些例句,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虚位以待”这一成语所蕴含的情感和意义,以及它如何应用于不同的文学作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