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历史资料五年级下册箭在弦上的典故解读

陈琳的箭在弦上:一段历史上的才华与机遇

在东汉末年,当时的军阀们为了争夺土地和权力,战争不断。河北地区的一个强大军阀袁绍手下,有位名叫陈琳的人,他负责文书工作,并以其才华著称。当时另一个势力的曹操正迅速崛起,对袁绍构成了越来越大的威胁。于是,袁绍决定发动讨伐,以打败曹操。

有一天,袁绍命令陈琳写一篇檄文,用来声讨曹操。这份檄文名为《为袁绍檄豫州》,不仅列举了曹操个人的一系列罪行,还辱骂了他的祖宗三代。曹操通常会因为头痛而感到不适,这次看到了这篇文章却竟然没感觉到头痛,只是毛骨悚然,一身冷汗。

尽管曹操对陈琳在文章中如此痛骂自己和祖辈非常生气,但他还是很欣赏这一切才华横溢的作品,并对那时候作为 袁绍部下的 陈琳感到遗憾。

后来,战斗结束后,冀州城被攻破,陈琳被捕并带到了面前。曹操问道:“当初你为本初(指本初侯)所作之檄,但罪状孤可也;何乃辱及祖耶?”(意思是,你只需要把我的罪状说出来就可以了,为何还要牵涉到我的祖先?)陈琳回答说:“箭在弓上了,不得不射出去。”左右劝曹杀死他,但是由于他的才能,被放过了,并且被任命为从事官员。

至此,“箭在弦上”这个成语便诞生,它象征着形势紧迫,一触即发,也用来比喻事情已经到了不得不做或话已经到了不得不说的阶段。在不同的语境中,我们可以发现“箭在弦上”的丰富含义,以及它背后的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