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初三历史必背知识点人教版箭在弦上的典故物品中蕴含深远意义

在古代中国,箭在弦上的典故源自东汉末年的一段历史故事。袁绍是当时河北地区的一个军阀,他的部下有位才华横溢的大才子名叫陈琳。随着曹操势力的迅速增长,对袁绍构成越来越大的威胁,袁绍决定发动讨伐。

有一天,袁绍命令陈琳写一篇檄文,以声讨曹操。在这篇文章中,不仅列出了曹操的种种罪状,还辱骂了他的祖宗三代。这份檄文传到曹操手中,由于其生动精彩,竟然让头痛病愈发严重,但同时也让他深感毛骨悚然。

后来,在冀州城破之际,陈琳被捕呈现给曹操。面对此情此景,曹操询问陈琳为何如此辱及祖宗三代?陈琳回答说:“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意思是,当时他处于必须完成任务的情况下,没有其他选择,只能这样做。

左右的人劝说曹操杀掉陈琳,但出乎意料的是,曹操因为欣赏他的才华而赦免了他,并任命他为从事。这件事情就像“箭在弦上”,形容一种紧迫且无法避免的局面,有时候还会与“不得不发”连用。

这个成语后来被广泛应用,用以比喻形势紧迫、事情已经到了不能再推迟或话题已经到了必须要说的阶段。此外,它还常常伴随着“不得不发”的概念一起使用,以强调事件不可避免或行动必将进行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