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金朝迁都至燕京书写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篇章

金太祖在位时,忙于战争,没有时间修建宫殿。他的儿子金太宗继位后,委托汉人卢彦伦设计和建设都城。这座城市融合了辽和宋的风格。大金朝的上京城规划采用了一条近似中轴线、相对均衡和近似对称的方法,以此来安排街道、坊区、宫殿和官邸。这样,上京城成为了中国宋元时期最北部的大都市,也是金朝首都之一。

尽管现在大金上京会宁府变成了农田,但从那里的古城墙到今天仍然耸立在水田中的点将台,我们仍然可以想象800年前金上京繁华与兴盛的情景。大金共有四个都城,上京会宁府是第一个,都城,从1153年海陵王迁都燕京(今北京)开始,一直持续到1214年宣宗迁往南京(今开封),再经历几次迁移,最终在公元1234年的蒙古军攻占蔡州后,金朝灭亡。在这些历史变迁中,上京会宁府皇家午门遗址,是唯一幸存的一处门址。

当上 京 城正处于发展巅峰时期,却遭遇了内忧外患。主要原因是,晚期的 金熙 宗因酗酒而导致酒精中毒,不断杀戮臣民,这引发了朝廷内部不满。完颜亮利用这一机会,与亲信共同谋害了 金熙 宗,并自立为帝。在接下来的岁月里,为缓解“同室操戈”的矛盾,以及避免传统君主制度留下的痕迹,海陵王决定迁都至燕京(今北京市)。

随着海陵王迁都至燕京,他下令毁掉原有的 上 京 城以确保自己的地位,并且在同一年的八月底,他又命令撤销留守衙门,将 上 京 的称号也取消,只保留会宁府这个名字。当这座城市被废弃后,它失去了曾经繁荣热闹的面貌,从此成为过去的一个美丽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