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小森阳一夏目漱石与二十一世纪的历史探索

小森阳一:夏目漱石与二十一世纪的历史追踪

在这片刻,我们可以回溯到“20世纪”的一个重要时期,那个时代常常将“个人”置于“国家”和“世界”的框架之下,遮蔽了应该被探讨的伦理问题。这一过程在撰写关于“世界史”和“日本史”的故事时尤为明显。 (作者:小森阳一,东京大学研究生院综合文化研究科教授)

一、从帝国时代到帝国主义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转折点上,一位名叫夏目金之助的人物来到了位于英国的大伦敦。在那个曾经统治全球的“大英帝国”的首都,他亲身体验了另一种文化。这次旅行对他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那里,他开始思考文学本质,并意识到自己需要对文学进行更深入的探索。

对于夏目金之助来说,对文学的理解与对世界认识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他认为,“汉学”是指那些支配亚洲地区使用汉字和汉文书写知识遗产的一种学问,即使其支配者地位发生变化,“汉学”仍然流行不衰。相比之下,英语则是在19世纪西方列强侵略后成为流行语言,它是大约百年前,与英国并肩而立,迫使日本开放口岸的一种语言。

二、蒸汽机车时代

漱石有意推广一种体裁——俳句式小说,在《草枕》中展示了这种风格。在这个故事里,一位画师谈论了自己的20世纪观念,从古井温泉出发,用江船顺水而下直至停车场,这段旅程象征着现代文明。他讲述了一辆火车如何代表20世纪文明,将几百人聚集起来,以相同速度送往同一个目的地,他们共同承受了蒸汽恩赐。

火车代表的是现代文明,它通过工业化和机械化实现产业资本主义,为开拓世界市场奠定基础。铁路连接起首都伦敦和产业城市曼彻斯特,以及港口城市利物浦,而火车最初主要用于搬运商品,而非优先考虑人的乘坐。当时,大英帝国利用螺旋桨舰船运送商品,并从殖民地获取原材料及食品,再运回国内,这就是大不列颠制控下的和平时代。

三、自由与平等

法国革命提出自由、平等、博爱这一理念,同时伴随着土地私有制,为个人主义提供基础。然而,当个人自由获得保障后,“国家”很快就开始压抑个人的自由,以国家意志掌控生死。而为了扩大市场,不断向外国进行战争,因为私有制带来了列强间不断争夺资源的问题。

因此,对于我们今天所处于21世纪,我希望能够反思我们过去如何追求与西方列强同步发展,以及我们是否真正理解自己所拥有的身份。我希望通过这样的思考,可以重新审视我们的历史,并找到属于我们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