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世界历史人物的长河中为什么俄罗斯能征服西伯利亚而古代中国却未能
在遥远的北亚,西伯利亚这片广阔而神秘的地带,从乌拉尔山脉的怀抱到太平洋的滨岸,从北冰洋的寒风中到蒙古高原的辽阔草原,这里是俄罗斯的心脏,也是世界能源宝库的一部分。西伯利亚以其丰富的地质资源闻名于世,不仅拥有世界天然气储量三分之一,更是原苏联石油潜在资源的一半之所在。在这里,秋明油田等地储藏着400亿吨以上的石油,而天然气储量则达到了910万亿立方英尺,使得西伯利亚成为全球第二大油气田。
煤炭、稀有金属和森林资源也是西伯利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在历史长河中,有人不禁会问:为什么中国没有像俄罗斯那样征服这片土地?这是因为多种原因相互作用了。
首先,是地理因素。高纬度地区,如今的人类活动并不如农业社会时期那么频繁,而且与中华文化传统区域相隔遥远,大漠和草原横亘其间,对于当时的人来说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
其次,是历史上的民族冲突。在蒙古草原和大兴安岭地区分布着大小游牧民族,他们有的甚至南侵中原腹地,比如匈奴、突厥、女真、鲜卑等。这些游牧民族对农业社会中的农耕民众构成了威胁,加上自身技术落后,无法有效抵御这些骑射强悍的人马。
再者,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农抑商的大农业国家,其行政规划主要围绕农业发展进行。而对于自然条件恶劣的地方来说,即便是在16世纪完成统一后的扩张之后,这些地方也并未被视为值得开发的地方。这一切都使得中国人对于这个广袤而荒凉的地方没有过多关注,一直未能实现对这一地区真正意义上的征服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