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地利历史简介九年级上册历史学霸笔记探索自然中的奥地利古迹与文明
在中欧南部的自然风光中,有一片土地被称作奥地利共和国。它南连着南斯拉夫和意大利,北边则是联邦德国和捷克斯洛伐克,东面邻近匈牙利,而西侧则与列支敦士登和瑞士接壤。这片面积为83,850平方公里、人口约7555338人的土地,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其中有99%以上的人口是奥地利人,一小部分是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捷克人、斯洛伐克人以及马扎尔人。这里的大多数居民信仰天主教,其官方语言为德语,而首都是维也纳。
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开始,这片地区就留下了人类活动的痕迹,如工具、雕刻以及岩壁绘画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里曾经属于哈尔施塔特文化,然后又有了诺里孔王国,在这里经济联系到了意大利和巴尔干诸国,并逐渐形成了阶级社会。在罗马帝国的扩张下,奥地利成为瑙里库姆行省的一部分,并且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维也纳、林茨及萨尔茨堡等城市。
公元300年后,基督教开始传播至此,但不久之后,由于民族大迁徙,这个地区经历了日耳曼人的入侵,以及匈奴人的统治。此后,又有一段时间由法兰克王朝控制,最终以查理大帝击败阿瓦尔人的方式结束。在接下来几个世纪内,该地区先后属于马扎尔人的统治,再次回归到哈布斯堡家族的手中,他们在这里建立起了一系列城镇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加强中央集权并实行一系列行政改革,使得这片土地成为一个现代化国家。而当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它作为神圣同盟的一员参与战争,最终导致帝国解体。随后的岁月里,不断发生变革,从1920年代的经济危机到1930年代希特勒政权下的吞并,再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抵抗运动,最终在1945年的解放之际重建成今日的一个独立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