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历史上运用谋略取得胜利的故事西汉曾颁布名田宅政策公卿买房有上限

核心提示:西汉的“名田宅”政策,简而言之,就是对所有人的不动产数量设定了一个硬性上限,以防止兼并。这种限制旨在缓解社会经济上的两极分化问题。

本文摘自:中新网,作者:李开周,原题为:《西汉曾颁布“名田宅”政策公卿买房有上限》

公卿买房有上限

刘邦去世后,他的妻子吕雉执掌朝政,她推出了一个关于房屋的法规,这里我会逐字记录如下:

私家住宅面积应依爵位等级确定。

西汉时期共有二十个爵位等级,最低的是“公士”,最高的是“彻侯”。爵位越高,对应的住宅面积越大。例如,“彻侯”可以拥有最多土地,而“公士”的住宅只能占用最少土地。

普通百姓私家的住宅不得超过30平方步(相当于1800平方米)。

如果你持有一定的官职,比如是某种称号,那么你的私家住宅可占地比普通人多出一倍或更多。

例外情况下,如果你是彻侯,你可以拥有的府邸面积将达到普通民居面积的105倍。

这个法规被简称为"名田宅"。这里,“名”代表着限制,而“田宅”则指的是土地和房屋,所以"名田宅"意味着对于每个人所拥有的不动产都设定了一个不可逾越的上限,不允许超出这一界限。

吕雉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主要原因是为了抑制土地兼并现象。在战国时代之后,土地变成了私人财产,有钱的人购买大量地产,而穷人则失去了住所。这导致贫富差距变得巨大到令人难以忍受,因此需要通过限制来减轻贫困人口的地球压力。即便是皇室成员,也不能无限制扩张他们的地盘;如果违反这条规定,就可能遭到政府收回超额部分,并重新分配给没有住处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