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条英机剃刀将军是中国历史朝代纪年表中的一员你知道吗
东条英机,日本陆军的杰出将领,他的父亲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有功之臣”东条英教。从小在父辈的影响下,东条英机就培养出了强烈的侵略精神。他在少年时期就进入了东京陆军幼年学校,并且表现出了不服输和勇猛的一面。在他成长过程中,他虽然学习成绩平平,但打架却很擅长。
随着年龄增长,东条英机逐渐崭露头角。1904年,他提前毕业并获得少尉军衔,这也是日俄战争结束后的情况。当时他已经成为了一名经验丰富的士官候补生,并跟随师团来到了中国东北,与他的父亲相遇。但由于战争早已结束,他没有机会参加战斗,只能目睹了战后日本人的凯旋。
1915年,33岁的东条英机从日本陆军大学毕业,在陆军省担任副官职务,然后又被派往德国大使馆担任武官。在回国后,他历任多个职务,其中包括陆军大学教官、陆军省课员以及整备局动员课长等。他还曾经短暂地担任过步兵第一联队长,以显示武士道精神而著称。
1933年,当上了少将并调入参谋本部工作,不久又成为军事调查部部长。在这段时间里,东条英机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对抗议日占华北的人们进行了“调查”,指控他们是挑拨民心,从而限制了政党对軍隊批评的声音。这标志着日本走向更为严重的地缘政治扩张道路。
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之后,作为关东方面司令官和参谋长的一部分,東條推动進攻察哈爾,並將其勢力延伸至張家口地區。此外,由於戰爭與內閣間關係緊張,以及對中國政策分歧,加速了軍國主義化過程中的動盪與衝突。
隨後東條成為陸軍次官,並兼職海軍航空本部長。1940年7月,他成為內閣陸軍大臣,並發表了一番激勵人心的话语:“粉身碎骨以向克服艰难時局迈进”。同年9月27日,与德意签订《三国同盟条约》,进一步加强了他的野心和决心。
1941年初,为完成“圣战”,即侵略扩张目标,更强调要“攻必取、战必胜”。当年的10月15日,即珍珠港事件前一天,他发表训示说:“今年正是非常时期中的超非常时期。”紧接着,“战阵训”也被广泛传播,该文鼓励士兵在战斗中展现法西斯精神,并要求他们无条件服从命令,无论付出何种代价。此外,还要求士兵简朴生活,不自由应思为常事,而对于死亡也不应有什么怨言。
此后不久,在组阁期间,由于内阁力量集中到陆军手中,而他自己则掌握内阁首相及内务大臣与陆军大臣三职,使得权力更加集中化。一旦宣布对美英开战,即太平洋战争爆发,这位狂热倡导法西斯主义与帝国主义的人物便开始遭受国内外批评与质疑,最终因罪行受到审判,被定为甲级战犯,在1948年执行绞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