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类起源重要时间节点中国历史朝代纪年表中的物品考古证据
在6500万年前,一个巨大的行星撞击了地球,这次撞击扬起了大量的尘埃,将整个地球笼罩在一层灰色的云雾之中,导致全球气候变冷。这种极端的环境变化对哺乳动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它们不得不适应新的生存条件,进而促进了多样性的大幅增长和体形上的演化变化。此时,树栖动物开始分化出灵长目这一生物分类。
接着,在5500万年前,大约是澳大利亚从南极洲分离出来的一段时间里,最早的真人猿类在美洲、亚洲及欧洲陆续出现。这一阶段人类祖先已经逐渐走出了原始森林,以更加复杂的地理环境为生存圈。
4000万年前,当时的人类祖先继续发展,他们将灵长目进一步细化成原猴亚目与简鼻亚目的两个不同的分类。在这两个分类中,简鼻亚目特指白天活动且以草食性生活的物种。
3500万年的某个时候,一种名为禾本科植物从被子植物家族中独立演化出来,它们至今仍然是我们现代世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3000万年前的某个时刻,又有新的变化发生:简鼻亚目进一步细化成阔鼻小目与狭鼻小目的两大总科。阔鼻小目的代表之一,即卷尾迁往南美洲,而狭鼻小目的成员则留在非洲地区继续繁衍。
2500万年的某个阶段里,狭鼻小目再次进行分支,从而诞生出了猴总科和人型总科这两大族群。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在哪一个分类下,都没有出现带有尾巴的情况,只有完全失去了尾巴才能够进入这些更高级别的人类祖先群体之内。
2200万年的某一年间,由于印度与亚洲板块相互碰撞,最终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及其伴随的青藏高原。而2000万年后,因为非洲板块向东移动并与亚洲板块相遇,对当地的地质结构产生了一系列显著影响,如形成尼罗河三角洲等地貌特征。
1500 万年前的某个时代里,大约是在150-100 万年之间,一些猿类从非洲迁徙到了欧亚大陆,并最终成为今天我们所见到的长臂猿和其他一些灵长纲纪成员。而人类祖先则直接源自这些长臂猿,这一过程也标志着人类文明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即我们的共同祖先—黑猩猩—最后一次共享DNA信息之前的情景,也就是说,在这个节点上,我们跟黑猩猩只差2% 的基因差异,而现在那差距扩大到98%以上;此外,与现今所有60亿人的基因比起来,那些曾经存在但已灭绝的大型灵长纲纪生物(如巨大的“智人”)拥有更多遗传多样性,但由于人口瓶颈的问题,这些古老血统最终消失无踪;同时,这一事件还揭示出那些共同祖先拥有语言能力这一事实,并且他们喉咙重新移位至咽部及肺部之间位置,为后来语言发展奠定基础。在此之后,不同的小群体开始发展自己的文化和社会组织方式,但都遵循着一种基本模式:男性领导者掌握权力,同时女性负责照顾孩子以及处理家庭事务;这种模式一直持续到工业革命时期才逐渐改变。这段漫长而又充满挑战的旅程,是如何让我们的身影从丛林深处走向世界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