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人类起源重要时间节点世界历史100集百度百科中的关键物品解读

在6500万年前,一个巨大的行星撞击了地球,这次撞击扬起了大量的尘埃,将整个地球笼罩在一层灰色的云雾之中,导致全球气候变冷。这种极端的环境变化对当时的哺乳动物产生了深远影响,使得它们多样性增强,同时体形也随之增长。树栖动物开始分化,最终演化出了灵长目。

大约在5500万年前,澳大利亚从南极洲分离出去,而最早的真灵长类物种则出现在美洲、亚洲和欧洲。4000万年前,灵长目进一步分化成原猴亚目和简鼻亚目,其中简鼻亚目的成员以白天活动并以草食为生的特点而著称。

3500万年前,禾本科植物从被子植物中独立演化出来,而3000万年前,简鼻亚目再次分支成阔鼻小目和狭鼻小目。阔鼻小目的代表之一——卷尾迁徙到了南美洲,而狭鼻小目的代表留在非洲继续进化。

2500万年前,狭鼻小目的下又出现了猴总科和人型总科两个总科。在这段时间里,一些物种甚至完全失去了尾巴。而人型总科中的成员则统统没有尾巴。

2200万年前的印度与亚洲相撞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及青藏高原,而2000万年的非洲板块与亚洲相撞也是一个重要的地质事件。在1500 万年的某个时期,大量猿类从非洲迁移到欧亚地区,并成为了一些如长臂猿及猩猩等物种。而人类祖先则是从这些大型灵长类中逐渐发展而来,它们属于人科的一个支系——人类族群。

13000 年前的某个时候,人类祖先已经从黑猩猩祖先那里脱颖而出,并开始展示出更加复杂的人类行为模式。此后不久,在10000 年前的火山爆发之后,大气中的微粒增加,加剧了全球性的干燥趋势,从而促使森林退缩成更广阔的大草原。这场变化给予人类祖先提供了一片新的生存空间,他们逐渐学会如何利用这些新环境,从黑猩猩祖先那里走向更接近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50000 年之前,在中国、越南以及北印度还存在着最大的一只灵长目生物——巨兽,它们随后消亡。大约30 万年后,这些生物彻底灭绝。但即便如此,那段古老时代留下的遗产仍然深刻地影响着今天世界上的各种生命形式。一系列的地理转变,如海平面上升或下降,以及冰川融解,都显著改变了地球表面的景观,并塑造了我们所知的许多生态系统。

50000到70000之间,有一种名为“乍得”的原始人类居住在地球上,这一时代标志着人们首次掌握制作工具使用火焰的手艺。他们通过技术创新适应环境,以此作为生存策略来抵御不断变化的地球条件。在这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类对自然界进行持续改造和适应这一基本倾向已悄然展开,其直接结果是我们今天所见到的文化多样性与科技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