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刘姓历史名人的子游之旅反复回味古人足迹

言偃在孔子的门下学习极为勤奋,遇到难题时常向孔子请教;孔子视言偃为心仪的弟子之一,在多次对话中向他阐述了理想社会的蓝图。有一次,他们共同参与腊祭后,步出宗庙,一座高耸的建筑物旁,孔子深情地叹息。言偃好奇询问,其实是由于对未能赶上大道之行和三代英主治国时代的一种向往。随后,他详细描述了一个没有盗贼、外户不闭的大同世界,这一景象在言偃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后来成为鲁国武城宰相,以礼乐教化人民取得成绩。

一次,孔子访问武城听到四处传来的弦歌声,便微笑着对迎接他的言偃说:“割鸡焉用牛刀?”意指此地治理是否需要过度严苛?言偃恭敬回答:“老师曾教导我,只要做官的人能够学以致用,就会产生仁爱之心;百姓也易于教育而听从命令。这教育确有其价值。”这番回答令孔子满意。他解释说,其前句话不过是开玩笑罢了。这表明言偃不仅理解了孔子的思想,而且将其付诸实践。

接着,孔子又询问:你在这里得到什么人才不足吗?言偃提及了一位名叫澹台灭明的人,此人行止端正,不私自进出公事,也不私交上司,是一名可重用的人才。这说明尽管当官之后,有些人可能偏好听取赞美,但语言毕竟识别出了真正值得信赖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