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字军东征的社会背景犹如世界历史百集网盘中的一张精彩图片展现了当时复杂纷乱的时代面貌
世界历史百集网盘中的《十字军东征》——一场中古时期的“世界战争”(1096—1270),是西欧教俗封建主对地中海东岸穆斯林国家和拜占廷进行的侵略战争。历时近两个世纪,先后进行了8次大规模战争,动员兵力数十万,涉及欧亚非三大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这场旷日持久的冲突,对参与国在经济、军事、文化、国际关系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1)十字军东征背后的原因。
11世纪末,由于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兴起,小农生产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被冲击,加剧了封建社会内部矛盾。封建主受商品货币刺激而变本加厉剥削农民,而没有土地的破落骑士阶层四处抢劫,是社会不稳定因素之一。罗马教会为了解决内忧外患,鼓动并策划十字军东征,以此解决社会危机,并利用宗教狂热扩大教廷影响。
(2)十字军国家建立与灭亡。
耶路撒冷作为三个宗教共同“圣地”,直到十字军侵入前都相安无事。但西欧封建主编造谎言蛊惑民众,说穆斯林破坏“圣地”,号召援救徒,“解放圣地”。于是,在法国南部克勒芒城,一位名为乌尔班二世的人宣布组建第一批十字军。
第一次十字军由农民组成,但多数人死于非命;第二次由封建主组成,但无功而返;第三次再次失败;第四次则进攻拜占庭帝国,最终建立拉丁帝国。但随着时间推移,这些国家一个接一个倒台,最终在1291年阿克失陷后,这场两百年的战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