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整理画龙点睛的比喻
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整理:比喻南北朝时期的梁朝大画家张僧繇技艺高超,皇帝梁武帝信佛修寺,让他作画。传说,他三天内为金陵安乐寺绘四条金龙,栩栩如生。然而,当人们走近观察时发现这四条龙都没有眼睛。众人请求他给龙“点睛”,但张僧繇解释:“给龙眼珠并不难,但若点上了,它们会破壁飞走。”最终,只在两条白龙上“点睛”,奇迹发生:被“点睛”的两条龙震破墙壁腾云驾雾飞向天空,而未被点的两条则留在地面。
此故事后来成为成语“画龙点睛”,比喻说话或文章关键处用上精辟之句,使内容更加生动有力。在知识改革开放的信息时代,我们可以将其视为创新,因为张僧繇仅需一点笔触,就使作品达到质的飞跃。
张僧繇出身吴(苏州),曾任侍郎、右军将军、吴兴太守。他苦学成才,擅长写真和绘制佛像、龍和鹰。此外,他还善于雕塑,被称为“张家样”。他的作品包括《二十八宿神形图》、《梠武帝像》等,但现存真迹不多,只有唐代梁令瓒临摹的一些作品流传至今,如《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卷》,现藏于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
尽管如此,从画面的角度看,张僧繇的作品并不显著,其许多精妙技艺,如简笔法、凹凸法,都很难从中辨识。不过,他的人物造型具有独特特色——诡异而又神秘,有着诡状殊形与奇形异貌。这一特性体现在他的很多作品中,无论是人物还是动物,都能感受到那份特殊而又迷人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