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音绕梁春秋战国美人在自然中的悠闲生活
从余的视角出发,回顾那段往事,仿佛身临其境:我,是周携王的孙子,因父辈被晋文侯所杀,我逃到了西戎。公元前626年,我奉命由戎王出使秦国,那时的秦穆公对我的才华印象深刻,便将我任命为上卿,即宰相。
在秦国,我辅佐穆公制定策略,帮助他攻伐西戎,一举击败了十二个戎国,使秦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我还著有兵法六篇。后来,有人以我的名字为姓氏,他们称为由姓和余姓。
历史记载显示,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戎王命令我去秦国,于是我前往。那时的我,是一位来自晋朝的人,但由于战乱,我不得不流离失所,最终投奔了西戎。在那里,我用晋语交流,并且得知了秦穆公之贤明,所以建议他让我观察一下秦国情况。我在宫室、积聚面前说:“如果是鬼做的话,那就太劳神了;如果是人做的话,也会苦害百姓。”这番话让穆公感到惊讶,他问道:“中国依靠诗书礼乐法度治理国家,可为什么还是经常发生动乱?而你这些野蛮的小小夷族,却没有这些制度,你们怎么能治理好自己的国家?”
我笑着回答:“正因为你们中国有这些制度,所以容易出现混乱。自古以来,从黄帝开始,就建立了一套礼乐法度,但随着时间推移,这些制度被人们滥用,用来压迫下层民众。当下层民众感到极端困难时,他们就会以仁义怨恨上层,而导致上下互相争斗,最终导致灭亡。这就是你们中国的问题。而我们这些夷族,上至君主,都以淳朴德行待人,以忠诚信任对待臣民,一家之政犹如一人的治理,不懂得如何管理,这便是我认为真圣人的治理方式。”
之后,穆公询问内史廖怎么办,因为他听闻邻近有一位圣人,对自己构成威胁。他告诉内史廖要送给戎王一些美女,以分散他的注意力,让我们的关系疏远,然后再不断地延期回访,使得他们之间产生疑虑。而且,由于他们喜欢享乐,他们很可能忽略政治问题。内史廖同意这一计划,我们送去了女乐二八,而最终结果是那个女儿留在那儿多年,从未回来。
随后,我们把由余带回来了,但是当他再次提出谏言的时候,他的声音却未被倾听,最终离开并降伏于秦。这一次,被尊敬地作为客气接待,并询问关于与西方民族作战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