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上的不平等只许官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北宋时,有一位州的太守名叫田登,他为人心胸狭隘,蛮横。因为他名字中的“登”,所以,不许州内的百姓说到任何一个与“登”同音的字。这个忌讳听起来有些荒谬,但其来历却有着深远的历史根源。
蒲田村,是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山、塘、田地茂盛,水清肥美。这片土地大多由富翁田百万所有。他花重金请风水师和算命先生,为得子而不懈努力。终于,在40岁时,他得到了一个儿子,并且被告知晚年得子的孩子必定会升官发财,因此给了他取名为“田登”。
然而,这个小男孩生下来就有些异常——早产且体型奇特。他从小顽劣,一直欺负其他孩子们,而他们也常常用“凳子”这个字来嘲笑他。在他的父亲面前,他坚持要让所有人都不能说出那个字。
当他成长并成为一位官员后,为了遵循自己的禁忌,他命令州内的人们必须避免使用与“登”同音的词汇。例如,“灯心草”被称作“开心草”,而不是它原本的名字。他甚至要求人们在吹捧他的时候使用替代词汇,如“爬峰造极”,而不是直接说出“我很高兴你能达到的高度”。
如果有人触犯了这条规则,他们就会被指控侮辱地方长官,并可能受到惩罚。不久之后,一名仆人因闭灯未经允许,被捕并遭受了严厉处罚。
元宵佳节临近之际,通常需要点燃三天的大火作为庆祝活动。但是,由于不能提及“灯”,官方不得不发布了一份告示,其中将此活动描述为放火三日。当地百姓和外来的游客都对此感到困惑,因为他们认为政府计划在城里进行大规模焚烧。此事件加剧了对田登专权行为不满的情绪,使得这一传统成了反映统治者滥用权力和限制人民自由的一个象征性故事。
至今,我们仍然可以听到人们以此典故形容那些任意行事,却严格要求别人的行为模式:“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