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资料

解读古人反骨意象揭秘2022中考历史必背时间轴中的智者与权谋

伸手摸自己的后脑勺,有的人可以摸到一个明显的突起。这种突起并不影响日常生活,但它却隐藏着关于“反骨”的说法,这个说法让人心中难安。按照通俗的说法,脑勺平的人多是顺民,而后脑勺有“反骨”的都有反叛之心。但这样的说法是不靠谱的。而在《三国演义》里,这种说法被放大了,诸葛亮通过魏延脑后的“反骨”和一些事情来判断魏延不是忠诚之人,并且事实证明,魏延确实在诸葛亮死后有拥兵谋反之举,最终被安排好的马岱斩杀。这段故事深入人心,因为诸葛亮智慧过人,他的理论自然合理;而魏延一旦有了所谓的“反骨”,又得到了实例证明,“反骨”就这样压在很多人的头顶上,沉甸甸地。

不仅是在我们国家,就是西方也一样,一点小小的突起似乎哪里都不受欢迎。在巴尔扎克的小说《高老头》中,“反骨”成为了西方人识别他人的标尺。小说中提到了“犹大的反骨”。鉴于此,不少后脑勺长出突起的人便担忧:自己是否真的不忠诚?未来找工作或升迁时,“反骨”会不会成为障碍?或者,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我们不能信任那些没有这块突起的人?

然而实际上,每个人都拥有某种程度上的“反骨”,只是生理学上称为枕颅。如果一个人枕颅比较平,那么从表面看可能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如果有人则有一副特别发达的枕颅,从侧面观察起来非常明显,这些人才会被认为拥有这个所谓的“特征”。由此可知,被冠以“长有‘反骨’”不过是一种对比发达枕颅的一种描述而已。而古代相生的方法,也有一定的道理,比如头部大的人们通常更聪明,但这些都是基于一定条件下的一般规律,并非绝对。

现实中的例子也能说明这一点,比如贝多芬、达尔文,他们虽然也有类似的突出的构造,但是他们并不是那种只注重利益、背叛原则的人,他们甚至因为坚持真理而遭遇困境。中国开国元帅彭德怀也是如此,他尽管身体状况并不完美,但他的精神和忠诚却是无可挑剔。

所以,我们应该明白,没有任何外貌特征能够直接决定一个人品质或能力。“脑后有‘ 반 骨’”只不过是一个生理上的差异,它与个人的忠诚度、品质等完全无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要因为听闻这样的传言就轻易下结论,更不要让这些传言限制我们的视野。不管是在寻找朋友还是在职业发展过程中,都应该将个人能力和品格放在首位,而不是简单地根据外表做出判断。此外,对于公司来说,用人才应当基于其综合素质,而非迷信某些物理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