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资料

乾隆夜游野兔岭历史人物故事四年级上册中的社会篇章

六十大寿临近,乾隆帝心中充满了激动和期待。想到自己还能像年轻时那样腰不疼气不喘,他决定效仿先辈康熙帝的千叟宴。这是一次盛大的聚会,将三千名声望高、六十岁以上的老者邀请到乾清宫享用一顿丰盛的满汉全席,以彰显皇恩浩大与民同乐。

这次活动自然要交给他信得过的人——和珅。但是乾隆帝自己闲着没事,就计划去江南一游。这将是他第六次下江南行,虽然扮作生意人,但他的身份终究难以掩盖。

在湖州地面上,乾隆帝欣赏到了鸟语花香、湖光山色,一时兴起就上了名叫野兔岭的一座山。为什么叫野兔岭呢?因为这里多的是野兔,还有险峻的地形,不太适合一般的猎人,所以成为了野兔们的乐土。在山上有一座小庙,洁净又高雅,这里住着一个老方丈知空和一个小僧人释远。见到来客如此非凡,他们匆忙让开,让乾隆进入。

在禅房里落座后,知空陪着谈些典故,而释远出去弄斋饭。不久斋饭就端上了桌,但令人意外的是,是些野菜红薯!对于在皇宫里长时间享受山珍海味的人来说,这简直无法想象。老方丈看出了他的失望,便解释道:“施主不知道,我们这里受灾了,山下的人家都要度饥荒,更别说供养我们了。”

原本以为只是这样,但是当知道这些食物就是由施主带来的干粮而不是从外界提供的时候,那份感激之情才真正体现出来。于是,在天色渐晚之际,本想离开的小僧人被安排到东厢房安歇,而乾隆则躺下,却因思绪万千难以入睡。他考虑到湖州受灾,也该减免赋税才对,可地方官为何不上折子奏报?

就在这个时候,他看到西厢房仍然亮着灯火,不由得好奇,都这么晚了,小僧人怎么还没有睡觉?偷偷走过去,看了一眼窗户纸上的窟窿,只见释远捧着夜壶,用油灯烤,它口还是堵着的。这到底是在做什么?尽管心里疑惑,但也没敢声张,只好悄悄回到自己的房间。

第二天天亮之前,乾隆就起来告别,并准备离开。但是被知空拦住:“施主慢走,用过斋再走不迟。”原来昨晚吃到的白米饭今天早晨竟然变成了白米,这让他更加困惑。而且如何突然之间就有了白米?知空解释道:“今早我起床开庙门,看到了门外放置的一袋白米,我猜测这是贵客临门,我佛特意恩赐给你的吧。”这句话中蕴含深意,让人的心灵受到触动。

最后,当餐点端上来时,即便是普通的红薯炖肉,也让人们感受到了一种简单而纯真的美食风味。在这样的氛围中,每个人都感到温暖与幸福。而当人们品尝完毕,一切似乎都回归到了平静之中。在这样的日子里,无论身处何种环境,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