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朝饮食文化盛宴品味中华美食的排行榜
明朝的饮食文化盛宴:品味中华美食的排行榜
在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明朝万历年间的首辅张居正,不仅好色,还好吃。他的生活中,食和色达到了高度一致。他不仅有正式编制的姨太太达七位之多,还包括众多的姬妾和长期、短期的伴侣。为了性欲不减,他需要吃各式各样的能够壮阳的事情。
据记载,当时有种名叫“腽肭脐”的海兽,被专门捕获并送往北京给张居正煲汤喝。这道汤让他奇热攻心,阳亢无比,即使是冬天,他也戴不住帽子。官员们纷纷效仿,在风雪寒冬中也光头,这成为了那段时间京城的一道风景线。
张居正能吃到这种离奇荒诞的地步,是因为凡官皆擅吃,不吃难为官。在中国历史上,有几个不讲究口福的官员呢?只要是官,被请客、被宴会、被应酬、被尊到主桌主位的机会,要比老百姓多得多。因此,嘴巴越吃越刁,舌头越吃越灵,胃口越吃越大,品位越吃越高。
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载:“有一士夫于京师买一妾,说是蔡太师府包子厨上人,一日,让其作包子,她辞以不能。”这个故事可以想象,那个时候太师府厨房的人手相当庞大,就像一个营级建制。而清人梁章钜《归田琐记》载:“年羹尧由大将军贬为杭州将军后,其姬妾散去,只留下了一名专司饮馔者。”
这名女仆自称只负责一种小炒肉,每次将要供应给将军之前,都要提前呈进食单。如果点到小炒肉,她就忙半日,但数月不过两三次。她还告诉秀才,“酸秀才,你谈何容易,我所用之猪需一只肥猪,而你家每市肉率以斤计,从何下手?”最后,这位秀才找到了机会,将村中的赛神会用的全猪拿来试试结果如何。
蔡京最终因饿死,而年羹尧虽然遭雍正在杭州看城门,但他们都曾经拥有过不可思议的大量美食。但在他们逍遥的时候,他们展现了自己的狂傲与骄横,以及对美味食品无尽追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不得不思考中华民族饮食文化发扬光大的过程中,也许恰恰有赖于这些能享受美食的小 官僚们推动?
如果我们要评功摆好的话,不知道这些善于享受美味的人,是不是该算中华美食走向世界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