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城的资料与历史故事里为什么大姑娘反复坐花轿
大姑娘出嫁之谜:从乾隆皇帝的花轿到今人的婚礼传统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个关于“大姑娘坐花轿”的故事,这个习俗与清朝乾隆皇帝有关。说起来,早在乾隆二十年之前,不论是大家闺秀还是小家碧玉出嫁,都不坐轿,而是骑着毛驴去夫家成亲。但是,大姑娘出嫁坐花轨的习俗,是清朝乾隆二十年后的事了。这一年,乾隆皇帝巡视河南中牟县留下了“大姑娘坐轿头一回”的千古美谈。
据说,在那年的春天,乾隆皇帝来到了河南,他满面春风,信步而行。在郑州市东面的中牟县,他拜谒先贤胜迹,赏览民间风情,体察乡野民风。他伫立在池塘前,看着荷花盈盈、荷叶田田、清香弥漫,还有垂柳依依、清风细细,就随口吟诵起了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吟咏西湖的诗:“菡萍香清画舸浮,使君不复忆杭州。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
正当他沉醉于诗情画意之际,一支迎亲队伍迎面而来。原来,这是县城里有名的才女刘若莲小姐出嫁的日子。她坐在毛驴上坚决不让路,因为她认为婚姻大事是一生只有一次,在这良辰吉日,就是遇到当今皇上,也不会让路。这段对话深深地打动了乾隆皇帝的心。
于是,他走上前去,与若莲交谈了一番,并提出条件:如果她能对他的上联作好下联,再作一首诗,如果她的表现足够优秀,那么他会允许她坐自己的车送她到夫家的。如果若莲能够完成这个任务,她就可以打破常规,不仅不会被处罚,而且还能获得荣誉。
若莲接受了挑战,她迅速作出了响应,对上了:
铁水牛岸边卧,
黄河岸边。
然后,她以此为题写了一首赞颂铁水牛守护黄河堤坝安全和永恒的一首诗:
康熙令铸一铁牛,
置堤镇水几十秋。
狂风拂拭动,
细雨霏霏有汗流。
青草河水难进口,
无绳勒索却昂头。
牧童有力牵不去,
千年万载永驻留。
听完这首诗后的乾隆极为高兴,并且赏给若莲御笔书写的大字“大姑娘坐轿头一回”,以示褒奖,从此以后,大姑娘出嫁就开始坐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