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资料

古代汉字历史资料中的望门投止典故对偶

关于古代汉字的历史资料中的望门投止典故对偶

望门投止之意

望:观瞻。 投止:寄宿。 避难或逃亡时,见有人家便求宿处,得暂避一身。后指仓促间无选择之所。

望门投止故事

张俭逃亡中,只要见有民户大门,便去投靠,无一户人家不收留他,是“望门投止”来历。

张俭何以逃亡?何以人人肯收留?

张俭字元节,东汉山阳郡高平(今山东邹城西南)人。他先祖张耳随刘邦反秦,被封为赵王。父亲张成官至江夏太守,有政绩。张俭年轻即被推举为茂才,中央安排他官职,他认为刺史不当官,便以病辞职。

延熹八年(165年),张俭任督邮查纠当地违法事宜,在管辖区域内有宦官侯览家。侯览桓帝时中常侍,因参与诛杀梁冀封侯。他恃权大聚敛、强占民田、残害百姓,家人也称霸乡里。他母亲在世,大修坟茔拆别屋挖墓建高殿庑百尺高。

张俅查证实上书朝廷揭发侯览罪行请求诛杀,但多次落入宦官手,侯览恨之骨肉但未退缩。

名将用典

戊戌六君子之一谭嗣同变法失败后狱中写诗《狱中题壁》:“望门投止思张俅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身陷囚笼回首往事,将遭遇与张俅及杜根相比借古抒怀。

张俅因揭发权贵受报复通缉逃亡寻找安身之所时士林慕其名节接纳;杜根因主持垂帘听政命摔死虽手下留情未死谭嗣同敬仰他们正义不屈品质引为道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