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立国金陵历史上南京第二次繁荣
南唐(937年—975年)是五代十国时期李昪在江南建立的政权,定都江宁(今南京),传三世三帝,享国三十九年,是十国当中版图最大的王朝。
907年,唐朝灭亡,我国进入群雄割据的五代十国时期。在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短短50多年的时间里,先后有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王朝交替出现,史称“五代”;而在其周围特别是南方地区,相继出现了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前蜀、后蜀、南平、北汉等十个国家,史称“十国”。
从唐末到五代,黄河流域处于连年不断的战争之中,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受战争影响不大,社会经济文化继续发展。所以五代以后,我国经济文化的重心便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五代十国时期,金陵最初隶属建都广陵的杨吴政权的势力范围。今南京地区是杨吴的重镇,后来为南唐的国都。杨吴和南唐的统治者,为了在乱局面中保存和发展自己的势力,曾经在这个山川形胜的古都扩大城邑,在金陵地区设置上元、汀宁二县,同城而治。自隋唐以来一度冷落的南京城,这时又开始兴旺发达,进入了复兴时期。
南唐的都城,在六朝建康都城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和调整。城市格局和功能进一步完善,从而为明南京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代十国时期,以金陵为都城的南唐(937~975)作为十国之一,它不仅是我国南方地区的一个重要的地方割据政权,而且是这一时期我国东南地区的、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徐温死后,徐知诰继任金陵府尹,操纵杨吴朝政。933年,徐知诰采纳谋士宋齐丘建议,欲将杨吴迁都金陵,于是修缮金陵府治为皇宫。935年,杨吴皇帝封徐知诰为齐王,次年,以金陵府为西都,广陵为东都。937年,杨吴权臣徐知诰受吴国“禅让”,改金陵府为江宁府,以府治为宫,以城为都。以金陵为国都,以原来的杨吴都城扬州为东都,在金陵称帝,建国号为唐,史称南唐。
随后他恢复原姓李,改名昪。李昪即南唐烈祖(先主)。五代十国时期的金陵城,是在914年开始重建的。当时李昪还叫徐知诰,是杨吴权臣徐温的养子,担任升州刺史官职。920年,修造的新金陵城完工,改名为“金陵府”;932年时,徐知诰再一次拓宽金陵城。937年,李昪称帝后,就把金陵定为南唐的首都。南唐都城周长约19.35公里,贯秦淮河于城中。南接长干山岗(今中华门),北止玄武桥(今北门桥)。
李昪即位后,实行保境安民的政策,在国内兴利除弊,奖励农桑,国力较为强盛。李昪在位6年而卒,长子李景通继位,后改名李璟,是中主,在位18年,因在与后周对抗中节节败退,958年割让土地,“去帝号,称国主,奉周正朔”,与后周划江为界。南唐后主李煜,擅长诗画,填得一手好词,但上极为昏庸,生活奢侈,最后成了之君。可谓“做个词人真绝代,可怜不幸做君王”。历3代共39年,975年南唐国亡。
后来,北宋的江宁府、南宋的建康府和元代的集庆路,都沿用了这座南唐的金陵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