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故事中的禁令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在北宋的一座州城里,太守田登以其狭隘和蛮横著称。由于他名字中的“登”字,他下令州内的百姓不得提及任何与之同音的字。这个禁令有着特殊的来历……
蒲田村,是一个宁静安详的地方,山清水秀,田地肥沃。这片土地大部分归于名叫田百万的富翁所有。他虽然拥有广阔的土地,但却一直没有子嗣,因此花费重金请风水先生和算命者寻找吉祥之事。当他终于生下了儿子后,便对他寄予厚望,将儿子的名字定为“田登”。
然而,这个孩子出生时体格不健全,被人取笑说像凳子。因此,他发誓长大后要让人们都不能再用那个字来指代他。在当官后,他继续执行这一禁令,即使是家中点灯也被禁止。
如果有人触犯了他的禁忌,他们会被冠上侮辱地方长官的罪名,轻则受罚重则判刑。一天,一位仆人因为关闭厅前的灯而被捕,这次犯规直接导致了仆人的五十大板。
自此之后,在太守府中,上至下至,无人敢直呼他的名字……
元宵佳节临近,按照传统习惯,要举行三天花灯庆祝活动。但是,由于使用“灯”字会触犯太守的忌讳,小官员们如何表达庆祝呢?他们灵机一动,把“灯”改成了“火”,告示上写道:“本州依例放火三日”。这引起了百姓和外地客人的困惑,都以为将要在城里放火,不少人纷纷离开。而当地居民,对田登无理要求已经感到愤怒,现在看到了这样的告示,更是气愤万分。
于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故事就这样流传下来……